().

    至上世纪60年代,乌铜走银工艺品几乎销声匿迹,岳家唯一传人岳忠祥老人而今年事已高,欲重振祖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女岳丽娟为让家族的这一绝艺不致被淹没,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下决心重振旗鼓,跟随父亲学习和研究祖传乌铜走银工艺。

    在其父亲岳忠祥老人的精心指点下,经过刻苦的钻研和反复的实践,她采用特殊的配方冶炼,在铜片上纯手工錾刻出梅、兰、竹、菊、牡丹、荷花等图案,将银“走”入槽中,制作出了精美的乌铜走银工艺品,终于使祖传的工艺绝处逢生。

    晋宁是云南青铜文化的中心。1955年至今,省市考古工作者在晋宁石寨山进行了五次发掘,清理古墓86座,出土战国至西汉的文物5000多件。

    这些可与中原商周青铜文化媲美、被国际文博界誉为“独步世界的收藏”的文物,勾勒出足以令彩云之南骄傲的、消失了2000多年的古滇王国的轮廓,显现了云南古代史上一个最灿烂的时代。

    这是云南考古界在滇文化探究中里程碑式的发现,被誉为中国三大出土奇迹之一。晋宁石寨山出土的这些文物,大多数都是青铜器。天城门是晋城镇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距石寨山只有3公里多。

    制作乌铜走银的袁家住在天城门村的小梨凹,这个以竹编之乡着名的村庄坐落在金砂山下。金砂山也因前些年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而名噪一时。

    据专家分析,古滇国的青铜铸造工艺非常精湛,当时的人们能采用单范浇铸、空腹范浇铸、夯筑范浇铸、套接范浇铸、失蜡法浇铸等方法,制造用途多样的生产生活用具和工艺美术品,并使用锻造、模压、镂空、鎏金、镀锡、镶嵌、彩绘、线刻等后期加工技术,使青铜器更具实用性和更精美。

    古滇国工匠对青铜合金比例有着较为准确的认识,并能熟练地应用,他们采用的合金成分多达6种以上,除了人们熟悉的铜、锡、铅、铁外,还有镍、硅等。

    他们根据自己对青铜器性能和用途的设计要求,调整合金成分,改变合金比例,或使之提高硬度,或增强韧性,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他们巧妙利用合金比例,改变铜器的颜色,使之乌黑发亮或洁白生光,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

    乌铜走银的制作最基础的工艺就是合金铜的冶炼,这一工艺技术掌握不好,铜就不能变黑,成品不是红铜走银就是黄铜走银,其工艺价值将大打折扣。因此,古滇青铜器很可能就是乌铜走银的历史源头。

    主要产品多为器皿、墨盒、玩物,图案有麒麟吐书、八仙过海、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梅兰竹菊、龙凤鹿鹤等。工艺造型奇巧,技艺精湛。

    产品销路甚广,远销香港地区和国外,极富盛誉。乌铜上呈现银色纹样,形成独特雅致的风格和极高品位。有手炉、文房四宝、酒具、花瓶、笔筒、香炉、如意、首饰、烟具、首饰盒、长命锁等。工艺制作精细,用料精选,费工费时。

    制作乌铜走银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主要工具有风箱、熔炉、铁锤(大、小)、钳子、大小不一的錾子(錾刻花纹用)。

    用铜做成铜坯,呈淡红色,坯上以手工绘刻花纹;然后将一定比例的紫铜、黄金熔化成溶液,用专用的工具“瓦它拉”(窑泥烧制的器具)手工反复打制,直至像薄纸一般;再用各种大小不一的錾子錾刻已经画好的图案花纹,然后走银水或金水打制成型;最后,使用祖传秘方使之变得乌黑发亮,光泽秀丽。

    乌铜走银这项古老的工艺被云南三个大家派别所掌握;分别是石屏金永才大师;晋宁袁昆林大师,以及万光红大师所掌握的保山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石屏乌铜走银是石屏县历史上独具特色、驰名中外的中国手工技艺之一,着名学者袁嘉谷的《异龙湖歌》有“器精称乌铜”的句子,称颂的就是乌铜走银工艺品。

    由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岳氏兄弟始创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距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历代独家经营。民国年间,年均产销量约3000~5000件。

    石屏乌铜走银传人岳中明曾在昆明民生街开店经营,后其内弟苏继承掌握了此工艺,195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为抢救民族工艺,送苏继承等人前往北京参观学习两个多月,回昆后在省委招待所设点研制乌铜走银工艺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