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亭见到我们对沈浪的解释,知道自己不用再多浪费口舌,微微一笑,开口就是《谏逐客书》中的原文。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沈浪虽然不学无术,但是不懂就问,丝毫不觉得丢脸,他听到春亭所说如听天书,看着我们,眼中的询问之意溢于言表。

    薛楠没好气的开口,为她继续解释这段话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秦帝有着来自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立的是以翠凤羽毛装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形容秦帝生活的奢华与享受。”

    沈浪嘿嘿一笑,挠了挠头。

    “我听了半天其实什么都没听懂,就听懂一个和氏璧一个太阿剑,这宝物不会是这两样吧?”

    春亭拍了拍他的肩膀,随意的开口,同时看着我们的表情。

    “说对了一半,和氏璧确实是其一,而另外一件并不是太阿剑,而是随侯珠。”

    他似乎想看到我们再次惊讶,可让他失望的是,我们如同早已知道一般,听见这常人无法相信的事情,居然丝毫没有反应。

    没办法,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听到了太多上古秘辛,从鼎镇神州,到九鼎被熔,大禹失踪鬼谷出世,我们在一次次的震惊之中早已麻木,相信无论春亭口中再说出什么离奇古怪的事情,我们也只会苦涩的一笑,暗暗感叹自己孤陋寡闻,绝不至于再次目瞪口呆。

    随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宝也,故随和并称。

    和氏璧,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和璧、和璞等,为天下奇宝,据说在战国时期,秦昭王甚至想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千古难寻的美玉,赵国名相蔺相如夺回和氏璧,完整送回邯郸的故事,后人曾详细的记录与书中,因此有了完璧归赵的典故。

    而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应该是见于《韩非子》。

    传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人名为卞和,他在荆山之处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他知道这是有宝之处,于是带着这枚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手下玉工查看,玉工却说这只不过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于是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脚。

    而等到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带着璞玉去见楚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一口咬定这只是一块没什么稀奇的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再等到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带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一直哭到眼泪流干开始泣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这是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明明无罪却备受刑辱。

    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到果真是稀世之宝,文王派手下匠人将此璞玉细心雕琢成玉璧,以卞和的名字,命名为和氏璧。

    等到了战国时,赵国太监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给赵王写下书信,愿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这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