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自然是不叫阿月的,他本名叶清辉,乃是本朝叶家家主的嫡孙。

    当年永平帝即位时,正好20岁,改年号为永平元年。在永平帝还未登基做太子时,只娶了太子妃和侧妃两人。太子妃乃是我朝清流派系官员的长女,而侧妃则是世家一脉叶老爷子的嫡女叶芷芸。当时按照尊卑来讲应是叶芷芸为正妃,但是此时叶老爷子亦是太子太傅,为了不显得偏重世家,叶老爷子给自家女儿请辞了正妃,这才变为侧妃嫁入太子府。

    后来永平帝继位,太子妃升为中宫皇后。叶侧妃升为叶皇贵妃,又选秀进宫秀女一批。期间虽然有几胎公主,但一直没有皇子降生。而且在永平帝在位第五年,皇后因难产去世,只留下一名女婴。

    皇后去世,中宫之位空缺,按道理应由叶皇贵妃为继后,统领六宫。但是不知是担心叶家外戚过于强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皇帝虽将凤印给了叶皇贵妃代掌,并给她协理六宫的权利,但是却一直没有下达封后的旨意。一直到永平10年,叶皇贵妃生下了皇帝第一个长子周建衡,这本是太大的好事,但是永平帝依然未将叶皇贵妃扶正。

    这下叶家不得不揣摩圣意,是不是担心叶家在前朝后宫都身居高位,影响朝廷权利的平衡。于是在叶老爷子的叮嘱之下,朝中叶家的官员都陆陆续续致仕,除了叶老爷子继续留在朝廷上当阁老之外,其他人均不再朝中任职。

    叶清辉则很特殊,他是叶老爷子三儿子的嫡幼子,从小长得雌雄莫辨,因此没少被家里的哥哥姐姐取笑。这导致了他与从文的叶家家族之人不同,他从小喜武,誓要练得一身好武艺将欺负他的人一一回敬。

    后来他十几岁就离家参军,一路上爬,凭着自己的本事到了护军参领的位置。全家都致仕的时候,只有他不愿意辞官,叶三爷劝也劝了,打也打了,叶清辉还是咬牙不送口。最后还是叶老爷子说:“罢了,清辉这孩子也不是走咱们文官的路子,他武官的位置也是靠他自己的血汗拼来的,想来皇帝也不会追究。”这才保的下他的官职。

    再说这个周建衡,虽非嫡子,但也是长子,但是可能确实是皇帝忌惮叶家的实力影响,虽然大皇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皇帝就是对他冷冰冰,包括对叶皇贵妃也是一样。

    时间到了永平13年,白惜秋进宫,凭借美丽的容颜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很快就有了身孕,而且她的运气跟他姐姐一样极好,都是一举得男。皇帝大喜,将此子赐名周建安,又将她的位份一升再升,没过三年就到了妃位。

    一边是受宠但是没有根基的白妃,一边是外戚势力强大但是皇帝不喜的叶皇贵妃,虽说应以嫡长为尊,但现在无嫡子,太子落入谁之手仍然犹未可知。后边皇帝也是陆续有了皇子皇女,但是后宫最尊贵的两个女人依然只有她们二人。

    永平30年,在皇帝50岁的时候,他因为长期劳累身体已不似之前,加上邻国贡榜王朝又开始骚扰我国边境,屠杀边境子民。贡榜王朝虽是一个小国,却敢如此行事,朝上一片哗然。此时,周建衡就自请前去边境抗击敌人。

    这本是一招险棋,因皇帝不喜建衡皇子,留在朝中也是无法站稳脚跟,而且此时能承事的皇子也就周建衡与周建安,其他皇子均太过年幼。若能在驱除外敌上大获全胜,不说皇帝不得不赏赐,单是军部方面,就能获取许多追随者,为自己夺得皇位赢得一丝筹码;但毕竟边境苦寒,加上刀剑不长眼,谁也不知道此战到底结果如何,只能赌一把命运。

    皇帝也思索良久,按律应该是派皇子督军,但他在朝参政的皇子目前就两位,虽说他一直不喜周建衡,但依然不舍得他折在边疆。但是比起建衡的冷静沉稳,建安性格虽活泼讨喜,却不是一个能沉住气的。两相比较下来,确实是建衡更适合带军出征。皇帝思索良久,最终同意了周建衡的请缨。

    本来叶清辉也是要跟着奏请前去的,他本来就在边境部队升的职,那边认识的旧部也多,也能帮忙说得上话。更何况自他出生姓叶,他已绑在叶家这条大船上,他与叶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别的官员可能还有得选,他们只能推举叶皇贵妃生的皇子做未来的皇帝。更何况,建衡表哥对他一向不错,他也心甘情愿为周建衡鞍前马后。但是周建衡离京之前,专门私下找了叶清辉,叫他不要请奏前去,因着叶家一脉都是文官,现只有他一个武官。而且皇帝身子是大不如前,去边关打仗打个两三年也是正常的事,万一皇帝一个身子不利落,京城得有手上有兵权的说得上话的人,以防京都异变。叶老爷子也是这个意思,叶清辉听了之后,明白他们说到在理,只能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