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野修身虽然在11月11日2点55分下达了撤销马里亚纳群岛作战的命令,但他的几艘战列舰仍在当天黑夜里继续向东急驶,以便跟从作战地区撤退下来的南云部队和近藤部队会合。蒙大拿号上的人们都怀着悲壮的决心,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行动会使永野修身和尼米兹部队要处在敌人攻击距离以内,这样就产生了有使日军受到更多的损失和伤亡的危险。

    4点40分日出。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能见度达四十海里以上。这是舰队离开本土十天以来遇到的最好天气。

    这一天,日美联合舰队的战列舰(除高须海军中将的警戒部队的四艘战列舰外)都将与敌人接近;自开战以来还从未与敌人这样接近过。各舰严阵以待,防范敌机空袭。

    日山后不久,永野修身和尼米兹部队的军舰看到了近藤的攻略部队主力。它们在7点以前于马里亚纳群岛北西三百二十海里处会合,然后驶向北西。

    南云的分散的军舰自清晨本已向北西方向撤退,这时仍继续后撤,以便同主力会合。按照原来的估计和计划,南云部队应该在此时到达此地与主力会合。但南云部队没有出现。于是由凤翔号派出了一架搜索机去寻找,在主力的北东约四十海里处找到了南云部队,到11点55分大部分南云的舰只都赶上来和其它军舰会合。

    从中途岛出发时浩浩荡荡的先锋大军,这时已面目全非了。航空母舰已荡然无存。驱逐舰也只有原来的一半了(另六艘驱逐舰在守卫受伤的航空母舰)。这番情景,使蒙大拿号的人们深深感到这次失败之惨。

    大约就在这时候。风翔号的搜索机报告,发现了被摧毁的飞龙号的漂流残壳。虽然担任警戒任务的驱逐舰几小时前就曾给以最后一击,但飞龙号仍未沉没。南云海军中将立即派谷风号驱逐舰去救援据报飞龙号上仍活着的人,并令长良号派一架水上飞机协助搜索。

    长良号的飞机飞到了据报的飞龙号地点,但没有发现有飞龙号的痕迹。谷风号搜索了一番,一无所获。

    集结在附近的盟军舰只没有被敌舰载轰炸机发现。因此,把四艘沉没的航空母舰的幸存人员从救援的驱逐舰上转移的工作未曾受到干扰。满载人员的驱逐舰一靠拢后,立即将舰上的人向陆奥号、长门号、榛名号和雾岛号战列舰上转移。

    即令没有受到敌人进攻,这个工作也是够困难的。海上风急浪高。汹涌而来的浪涛使驱逐舰无法靠拢战列舰。全舰队最后停航。只好吊下小船来往输送。重伤员必须用担架抬。

    天黑了,转移工作一直进行列深夜,因为云低见不到一颗星星,全体舰员拼命地干。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各战列舰上的病舱和卧舱里都挤满了伤员。大部分伤员都是烧伤的。

    11月12日。即原定要攻克马里亚纳群岛的那一天的清晨,蒙大拿号旗舰已经离开马里亚纳群岛六百多海里。天气又变坏了,能见度很低。浓雾再次笼罩着一切。

    虽然舰队的主要部分已脱离了中华陆上飞机的攻击范围,但因不知道中华太平洋舰队在哪里,仍然叫人担心。中华航空母舰如在追踪,这样恶劣的天气倒是提供了防止敌机攻击的很好的掩蔽,想到这里,倒使人得到一些安慰。

    在蒙大拿号左后方是长良号,在它的旗杆上耻辱地飘扬着南云海军中将的中将旗。这面将旗也一定给这位司令长官出丑。他曾在半年问无敌天下,如今竟落得一场惨败而归。

    在蒙大拿号舰桥上,舰长担心敌机或潜艇追击,神色紧张地发号施令。在战列舰队后面,凤翔号轻型航空母舰断断续续不停地在派出和收回反潜机。在蒙大拿号下面的作战室里,参谋人员中的不安情绪与时俱增,他们彻夜围在大桌子旁,等待着事态的发展,沉浸在烦恼的思潮之中。他们深怕这一战役还未结束。

    先期的出师不利,不管是永野修身还是尼米兹,都深知战局已经发生改变,战术也必须做出修改。不过,两人对今后的战斗还是有不错的信心,因为日美联合舰队,只是损失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力量。美国的航空母舰,都十分的健全。

    战争的态势,并未到绝望的局面。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深思这场遭遇战失败的原因。

    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教授把中华在马里亚纳群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为“情报的胜利”。

    中华海军提前发觉盟军的攻击计划,是盟军失利的唯一最主要的和直接的原因,这是无可置疑的。从盟军方面来看,敌人情报工作这一成就转而成为己方的失败——没有采取充分的保密措施。倘若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的意图的秘密能象当年日本袭击珍珠港的计划那样彻底掩盖的活,这次战役的结果就很可能会大不相同了。

    但是,说它是中华情报工作的胜利,其意义还不止于此,这一次敌人情报工作的积极成就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在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