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商毅也想通了,先打谁后打谁都差不多,但也这并不是说马上就做出决定,总是还要比较一下,先选择一个容易的动手,不过商毅也给自己定出了一个时间,在十二月十五日之前,一定要做出最终的决定。《》
不过首先被商毅排除掉的,是对南北两线同时用兵。
尽管以现在中华军的兵力来说,确实已经可以支持双线作战了,但战争从来都不仅仅是兵力的多少的事情,还有后勤保障,物资供应,这些又涉及到征调民役。而双线作战的人力物力消耗, 由其是在完全不在一方向上的两个战场上作战, 要比在单一的战场大得多。因为这就需要设立两个后勤供应中心,什么都必须是双份供应。假设说在南北两条战线上分别投入十万兵力作战,那么所需用后勤保障的人力物力,要远远超过只在一条战线上投入二十万兵力作战的需求量。因此任何形式的双线作战,都不是上策,要尽力避免。
虽然说以目前南京政府的实力,还是供得起这样的消耗,但在现在大局己定,胜券在握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选择这种消耗过大的双线作战。而且经过了中原大战之后,南京政府为战争储备的物资也己经消耗了大半,白银的库存到是还足够,但物资己经不那么充裕了,如果再要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要么加征税收,要么大量发行货币,引发通货膨胀,才能保证战事的供应,而同时还需要征调大量民役来保证后勤运输供。因此最理想的做法还是控制战争的规模,南北二线一线主攻,一线主守,这样一边打仗,还可以一边慢慢积累国力。
因此商毅也排除掉其他的因素,仅从纯军事角度考虑,南北二线进行对比,首先是现在清廷己经元气大伤,在短时间内没有力量再向中华军发动进攻了,而全面恢复到战前的国力,估计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南明各朝这几年都没有发生战事,还都保持着相当的实力,有能力发动战争的能力。
其次从心理上来说,这时清廷的大臣和武将,对中华军己经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就算国力有所恢复,也未必敢轻易向南京政府发动战争,就算朝廷下令,前线的军队也会再三考虑;而南明各朝因为和中华军交战较少,而且南明的皇帝和执政大臣又多以正统自居,这种顾虑也少得多,因此如果中华军向北用兵,南明肯定会在背后捣乱,而相反如果中华军举兵向南,清廷出兵的机率就小得多了。
再次是现在商毅政权的重心还是在南方,因此向南用兵,战线也要比向北短得多,可以直接以南京为后勤基地,另外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均是沿海地区,可以发挥中华军的海军优势和海路运输能力,因此从消耗上说,向南也比向北要小。
最后一点是中原地区久经战乱,现在己经十分荒废,现在刚刚收复,急需要招抚居民,恢复生产,如果继续对北方用兵,中原地区也一定会受到影响,因为所有的军队,物资、用度的调配都要从河南省通过,必然需要从河南省抽调人力物力,甴其是开年之后,马上就要开始春耕,如果在这时进攻北京,也会对中原地区春耕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恢复重建工作就还要推后。
基于这几点因素的考虑,商毅也逐渐倾向于先平定南方,然后再向北用兵。
而就在这时,又发生了二件事情,也促使商毅的想法最终被确定下来。
一个是清廷向南京派出使者,正式向南京政府提出了议和的请求。
原来在福临和几名亲信大臣商议决定,以割让土地和称臣为条件,与南京政府议和,并委任济尔哈朗付责拟定议和的详细条件,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范文程等人进行了详细的协商之后,决定可以向南京政府割让陕西省的西安、凤翔、汉中、巩昌、泯州、洮州六府,或是山西省的平阳、汾州、辽州、泌州、潞安州、泽州六府。如果势不可解,甚致可以将陕西全省都割让也南京。
因为现在的淸廷对陕西的控制力度很差,几乎是孤悬于西北,而且陕西在明末的时候就经受十几年的战乱,社会生产几乎全被破坏,而清廷入关之后,虽然也在陕西搞过屯田开荒,招抚流民,但又因年年征战,这些工作大部份都流于表面,加上年初的时候,陕西也爆发了反清的起义反正,本来稍有一点起色的恢复重建,又被破坏了大半,因此现在陕西的情况和明末相比,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这样一来与其还强留着陕西,还不如把这个包袱甩给商毅去背,如果商毅接手了陕西,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恢复重建,一但弄得不好,还容易激起民变,要是再闹出一次流寇作乱,也够商毅受的,致少拖住他二三年的时间,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在称臣的条件上,确实让济尔哈朗等人花了一番脑筋,最后做出的决议是清廷可以对南京取消国号,称商毅为南国之主,而清廷自称北国之主,两国之主可以兄弟相称,商毅称兄,福临称弟。
因为现在商毅只是称王,而并没有称帝,因此双方以南北之主互相称呼,对商毅来说,这等于是变相承认他是南方的皇帝,也算是提高了他的尊号,而虽然清廷不能自称为帝,但在尊号上和南京还是保持平等,也算保住了面子。而缔结兄弟,因为商毅的年龄比福临大,可以称兄,在说法上当然好听一些,而福临只是因为年龄小,才以弟自称,这样也说得过去。
也可以说,弄出这些条件来,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范文程也确实是煞费了一番苦心,把汉语中的文字游戏玩得出神入化,当然从割让土地上来说,也确实是做出了相当的让步,现在清廷在关外一共也就只剩下河北、山西、陕西这三个省,而且其中以陕西的面积最大,这一下就割去了近四成的土地,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地,但付出的代价也绝不算少了。
福临对这些条件也比较满,至少是保住了山西和京师,再加上关外和蒙古,如果清廷再好好休养几年,也未必不能再和南京争一争。而且在称臣上也不算,其实也并不是让福临真向南京称臣,而是和商毅称兄弟,谁让福临的年纪小吧?
因此福临也立刻下旨,命济尔哈朗派人与南京联络,试探南京的态度。
第二个是台湾的沈寿崇向南京发来的报告。原来南京与荷兰绝交之后,商毅下令驱逐了荷兰商馆,同时也下令驻守台湾的沈寿崇,命他驱逐台湾的荷兰人。沈寿崇接令之后,立刻向台湾的荷兰人下达了通告,要求荷兰人撤出台湾,而这个要求也理所当然的被荷兰人拒绝。而沈寿崇也随即下令出兵。
不过首先被商毅排除掉的,是对南北两线同时用兵。
尽管以现在中华军的兵力来说,确实已经可以支持双线作战了,但战争从来都不仅仅是兵力的多少的事情,还有后勤保障,物资供应,这些又涉及到征调民役。而双线作战的人力物力消耗, 由其是在完全不在一方向上的两个战场上作战, 要比在单一的战场大得多。因为这就需要设立两个后勤供应中心,什么都必须是双份供应。假设说在南北两条战线上分别投入十万兵力作战,那么所需用后勤保障的人力物力,要远远超过只在一条战线上投入二十万兵力作战的需求量。因此任何形式的双线作战,都不是上策,要尽力避免。
虽然说以目前南京政府的实力,还是供得起这样的消耗,但在现在大局己定,胜券在握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选择这种消耗过大的双线作战。而且经过了中原大战之后,南京政府为战争储备的物资也己经消耗了大半,白银的库存到是还足够,但物资己经不那么充裕了,如果再要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要么加征税收,要么大量发行货币,引发通货膨胀,才能保证战事的供应,而同时还需要征调大量民役来保证后勤运输供。因此最理想的做法还是控制战争的规模,南北二线一线主攻,一线主守,这样一边打仗,还可以一边慢慢积累国力。
因此商毅也排除掉其他的因素,仅从纯军事角度考虑,南北二线进行对比,首先是现在清廷己经元气大伤,在短时间内没有力量再向中华军发动进攻了,而全面恢复到战前的国力,估计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南明各朝这几年都没有发生战事,还都保持着相当的实力,有能力发动战争的能力。
其次从心理上来说,这时清廷的大臣和武将,对中华军己经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就算国力有所恢复,也未必敢轻易向南京政府发动战争,就算朝廷下令,前线的军队也会再三考虑;而南明各朝因为和中华军交战较少,而且南明的皇帝和执政大臣又多以正统自居,这种顾虑也少得多,因此如果中华军向北用兵,南明肯定会在背后捣乱,而相反如果中华军举兵向南,清廷出兵的机率就小得多了。
再次是现在商毅政权的重心还是在南方,因此向南用兵,战线也要比向北短得多,可以直接以南京为后勤基地,另外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均是沿海地区,可以发挥中华军的海军优势和海路运输能力,因此从消耗上说,向南也比向北要小。
最后一点是中原地区久经战乱,现在己经十分荒废,现在刚刚收复,急需要招抚居民,恢复生产,如果继续对北方用兵,中原地区也一定会受到影响,因为所有的军队,物资、用度的调配都要从河南省通过,必然需要从河南省抽调人力物力,甴其是开年之后,马上就要开始春耕,如果在这时进攻北京,也会对中原地区春耕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恢复重建工作就还要推后。
基于这几点因素的考虑,商毅也逐渐倾向于先平定南方,然后再向北用兵。
而就在这时,又发生了二件事情,也促使商毅的想法最终被确定下来。
一个是清廷向南京派出使者,正式向南京政府提出了议和的请求。
原来在福临和几名亲信大臣商议决定,以割让土地和称臣为条件,与南京政府议和,并委任济尔哈朗付责拟定议和的详细条件,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范文程等人进行了详细的协商之后,决定可以向南京政府割让陕西省的西安、凤翔、汉中、巩昌、泯州、洮州六府,或是山西省的平阳、汾州、辽州、泌州、潞安州、泽州六府。如果势不可解,甚致可以将陕西全省都割让也南京。
因为现在的淸廷对陕西的控制力度很差,几乎是孤悬于西北,而且陕西在明末的时候就经受十几年的战乱,社会生产几乎全被破坏,而清廷入关之后,虽然也在陕西搞过屯田开荒,招抚流民,但又因年年征战,这些工作大部份都流于表面,加上年初的时候,陕西也爆发了反清的起义反正,本来稍有一点起色的恢复重建,又被破坏了大半,因此现在陕西的情况和明末相比,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这样一来与其还强留着陕西,还不如把这个包袱甩给商毅去背,如果商毅接手了陕西,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恢复重建,一但弄得不好,还容易激起民变,要是再闹出一次流寇作乱,也够商毅受的,致少拖住他二三年的时间,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在称臣的条件上,确实让济尔哈朗等人花了一番脑筋,最后做出的决议是清廷可以对南京取消国号,称商毅为南国之主,而清廷自称北国之主,两国之主可以兄弟相称,商毅称兄,福临称弟。
因为现在商毅只是称王,而并没有称帝,因此双方以南北之主互相称呼,对商毅来说,这等于是变相承认他是南方的皇帝,也算是提高了他的尊号,而虽然清廷不能自称为帝,但在尊号上和南京还是保持平等,也算保住了面子。而缔结兄弟,因为商毅的年龄比福临大,可以称兄,在说法上当然好听一些,而福临只是因为年龄小,才以弟自称,这样也说得过去。
也可以说,弄出这些条件来,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范文程也确实是煞费了一番苦心,把汉语中的文字游戏玩得出神入化,当然从割让土地上来说,也确实是做出了相当的让步,现在清廷在关外一共也就只剩下河北、山西、陕西这三个省,而且其中以陕西的面积最大,这一下就割去了近四成的土地,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地,但付出的代价也绝不算少了。
福临对这些条件也比较满,至少是保住了山西和京师,再加上关外和蒙古,如果清廷再好好休养几年,也未必不能再和南京争一争。而且在称臣上也不算,其实也并不是让福临真向南京称臣,而是和商毅称兄弟,谁让福临的年纪小吧?
因此福临也立刻下旨,命济尔哈朗派人与南京联络,试探南京的态度。
第二个是台湾的沈寿崇向南京发来的报告。原来南京与荷兰绝交之后,商毅下令驱逐了荷兰商馆,同时也下令驻守台湾的沈寿崇,命他驱逐台湾的荷兰人。沈寿崇接令之后,立刻向台湾的荷兰人下达了通告,要求荷兰人撤出台湾,而这个要求也理所当然的被荷兰人拒绝。而沈寿崇也随即下令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