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何言百善孝为先,孰管亲情大似天。

    乌鸟绝词能反哺,世人得势只图钱。

    虎狼虽孽儿孙好,枭獍无良父母煎。

    小子风流凭少壮,伶俜白发恁堪怜。

    话说象沙婆买回粮食见了长老,当下分发众村民,村民无不感恩戴德,连连叩拜。长老一一扶起,善言抚慰。村民各自回家,长老仍住在两老头家里,妻子欢欢喜喜的做饭,两老头陪着长老聊天解闷。一旁站立的象沙婆心神不定,紧张的手心出汗。

    长老聊了半天,突然觉得不对,问杨立呢?沙婆见瞒不住,又深爱杨立,不能把事推给他。只得承认道:“是弟子只顾着贪嘴,与粮车相撞,把师父的四棱石钵弄丢了。紫郎先让我回来交差,他正苦苦搜寻。”三宝恨责道:“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弄丢,到底弄丢了。”

    两个老头也惊慌失措,妻子也不做饭了,跑过来问怎么办?长老缓了一口气又称赞杨立道:“不必惊慌,此事若于他人身上,一筹莫展。于杨立身上,迎刃而解。”

    正说着话,只听一声门响,沙婆急忙开门,视之,果然杨立。只见他捧着石钵来到长老面前,石钵里盛着他老家最爱吃的西红柿鸡蛋面,长老忍不住泪流满面,抱着杨立千恩万谢。

    住了几天后,村民挽留不住,执意要走。村民无物可赠,只将兽皮毛衣送了几件御寒。话说三宝师徒离了井沟村,走了几年,不知不觉又到深秋。但见:

    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林静只听叶落声,秋收遍观民带笑。杨树黄叶多,榆树半徐娘,柳树虽老韵犹存,算来只有松树青。林间小路幽,园中翠梨香。柿子灯笼春节挂,苹果半红羞嗒嗒。算来只有胡麻烦,翻来覆去不出油。

    话说三宝坐在骆驼犬上,穿梭林间小道。见风吹落叶,观金秋十月。笑吟吟仰望蓝天,喜孜孜俯瞰山麓,乃有感作诗曰:

    翩翩蝶舞落阳坡,脚下黄金叶以多。

    愿把秋华当国色,不教岁月任蹉跎。

    作诗毕,骑出林内,至一坡野。见一片坟墓,大大小小的坟墓有几十堆。墓碑上只有两种文字,不是“某某某父之墓”,就是“某某某母之墓”。长老叹道:“也不知谁家的父母遭此不幸?”沙婆道:“都是些隔年的核桃,管他什么?”杨立知道他要说什么,故意问:“师姐,什么叫隔年的核桃?”沙婆挽着他胳膊道:“旧时人。”

    长老乃慈悲之人,最见不得死人。于是坐于坟中间,念经超度。杨立乃违心之人,言不由衷道:“师父真具菩萨心肠。”

    话说远处有农田,田里有农民收割庄稼,也有的刨山药。高处有放羊放牛的,低处的有摘豆角西红柿的。三宝叹道:“真乃勤劳质朴之人家也!”杨立把长老扶下坐骑来,长老道:“为师去和他们攀谈一二。你们且原地休息,莫要跟来,恐惊了他们。”

    长老稍整衣冠,步行田野,望割麦子的耄耋老叟走了过去。老叟身穿黻装,头戴匼巾。见来了一个慈祥带笑的和尚,站起身来问好,乃道:“老师父从何处来?”

    三宝也回礼道:“贫僧从东土而来,去往南海观音处。因路过丰田,见施主刈麦。故而来此拜见,不到之处尚望海涵。”老叟点头,挥手道:“师父莫嫌弃,且在这土里坐坐。”三宝坐下,喜上眉梢道:“老人家今年好收成啊!”老叟笑道:“风调雨顺,怎么不好?”看着茫茫麦田发愁道:“这么大的地,人手不够可不行,毕竟人老力衰,不能蛮干了,令郎何在?怎么不懂事到这种地步,让他老子受苦,他去躲清闲。”

    这句话正戳到伤口上,摇头叹息,再去追问,老叟什么也不想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