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慢慢的,孙可旺便是对李定国嫉妒起来,甚至有些忌惮,平时不知不觉就容易和李定国针锋相对起来。
偏偏,每一次二人之间争执,张献忠看似向着李定国,实则对孙可旺同样信重。很显然,张献忠也很是懂得平衡之道,不想让李定国在军中独大。
对此,心知肚明的李定国,却没想过要低调,反而更加的高调,一次次立功,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啊!
李定国很明白,他们这些义军,本就是一无所有的平头百姓,想要的一切都是靠抢。只要胆子大,胃口大,天下都能抢,有什么好低调的?
在乱世,你足够强了,才能够生存下来。至于说会不会因为太高调,实力太强而受到张献忠的忌惮、打压乃至于将来卸磨杀驴,李定国同样不担心。最起码,在得到天下之前,张献忠应该还不至于自损臂膀。
况且,张献忠还不一定能够活着得到天下呢!就算在李定国的辅助下,他最终得到了天下,想要杀李定国时,恐怕李定国那时候的实力也已不是他所能奈何的了。
若李定国没有记错的话,貌似历史上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没有儿子。所以到时候即使得了天下,恐怕也只能从几个养子中选一人来继承其大业了。
言归正传,这打下了凤阳,该杀的杀了,该抢的抢了,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跑’。
开玩笑,把老朱家的老祖坟都给挖了,崇祯皇帝气得撤了兵部尚书的职,砍了凤阳巡抚和巡按御史的脑袋,又将早已革职赋闲的五省督师拉出来定了死罪,对义军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不跑,等着他发了疯似的派遣官兵大军来四面围剿啊?
往哪儿跑呢?都是擅长跑路的,可对于接下来的行军路线与方略,李自成和张献忠却有了分歧。
李自成觉着我这一路上净看你张献忠折腾了,都沦落成打辅攻的了,这么玩下去可没意思啊!你打得再厉害,他也显不出咱老李的本事啊!于是,高迎祥、李自成他们准备回西北,咱不跟你一块儿玩了。
张献忠则是想要继续往南往东打,现在的他是自信十足,觉着官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兵强马壮的,所向披靡啊!弄好了,老子要能一举攻下金陵城,江南半壁就到手了。
各有心思的二人,就此分道扬镳,各自为战。而官军,也是调整战略,使得接下来义军与官军的纠缠战斗更多了波折变化。
张献忠先是挥师南下,接连攻克庐州、安庆、和州、滁州,一直沿长江打到了江苏的仪征,一路所向披靡。
在李定国的劝阻下,张献忠终究还是没有头脑发热的直接去打金陵,而是回师向西,经英山、霍山,同另外一支农民军马守应部会师于湖北麻城。
紧接着,张献忠又从湖北进入河南,再入陕西,由商洛关打回关中,如此根据李定国的建议避实就虚,忽东忽西,选择官军的薄弱环节,将围追堵截他们的官军拖成疲兵,再寻机歼灭。
这般纠缠打下来,转战千里的张献忠,由于未曾和官军硬碰硬,非但损失不大,反倒是歼灭了不少官军,越打战斗力越强了。
而后张献忠又在陕西和大明兵部尚书洪承畴统率的官军进行了几次战斗,杀了诸如艾万年、曹文诏等洪承畴手下的大将,使得官军损失惨重。
不到一年时间,义军已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再次转战河南汇合时,常连营百里。其中光是张献忠的部队,就足有一二十万人。
可惜,官军也不是吃素的,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些统帅将领可都不是易于之辈。
偏偏,每一次二人之间争执,张献忠看似向着李定国,实则对孙可旺同样信重。很显然,张献忠也很是懂得平衡之道,不想让李定国在军中独大。
对此,心知肚明的李定国,却没想过要低调,反而更加的高调,一次次立功,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啊!
李定国很明白,他们这些义军,本就是一无所有的平头百姓,想要的一切都是靠抢。只要胆子大,胃口大,天下都能抢,有什么好低调的?
在乱世,你足够强了,才能够生存下来。至于说会不会因为太高调,实力太强而受到张献忠的忌惮、打压乃至于将来卸磨杀驴,李定国同样不担心。最起码,在得到天下之前,张献忠应该还不至于自损臂膀。
况且,张献忠还不一定能够活着得到天下呢!就算在李定国的辅助下,他最终得到了天下,想要杀李定国时,恐怕李定国那时候的实力也已不是他所能奈何的了。
若李定国没有记错的话,貌似历史上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没有儿子。所以到时候即使得了天下,恐怕也只能从几个养子中选一人来继承其大业了。
言归正传,这打下了凤阳,该杀的杀了,该抢的抢了,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跑’。
开玩笑,把老朱家的老祖坟都给挖了,崇祯皇帝气得撤了兵部尚书的职,砍了凤阳巡抚和巡按御史的脑袋,又将早已革职赋闲的五省督师拉出来定了死罪,对义军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不跑,等着他发了疯似的派遣官兵大军来四面围剿啊?
往哪儿跑呢?都是擅长跑路的,可对于接下来的行军路线与方略,李自成和张献忠却有了分歧。
李自成觉着我这一路上净看你张献忠折腾了,都沦落成打辅攻的了,这么玩下去可没意思啊!你打得再厉害,他也显不出咱老李的本事啊!于是,高迎祥、李自成他们准备回西北,咱不跟你一块儿玩了。
张献忠则是想要继续往南往东打,现在的他是自信十足,觉着官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兵强马壮的,所向披靡啊!弄好了,老子要能一举攻下金陵城,江南半壁就到手了。
各有心思的二人,就此分道扬镳,各自为战。而官军,也是调整战略,使得接下来义军与官军的纠缠战斗更多了波折变化。
张献忠先是挥师南下,接连攻克庐州、安庆、和州、滁州,一直沿长江打到了江苏的仪征,一路所向披靡。
在李定国的劝阻下,张献忠终究还是没有头脑发热的直接去打金陵,而是回师向西,经英山、霍山,同另外一支农民军马守应部会师于湖北麻城。
紧接着,张献忠又从湖北进入河南,再入陕西,由商洛关打回关中,如此根据李定国的建议避实就虚,忽东忽西,选择官军的薄弱环节,将围追堵截他们的官军拖成疲兵,再寻机歼灭。
这般纠缠打下来,转战千里的张献忠,由于未曾和官军硬碰硬,非但损失不大,反倒是歼灭了不少官军,越打战斗力越强了。
而后张献忠又在陕西和大明兵部尚书洪承畴统率的官军进行了几次战斗,杀了诸如艾万年、曹文诏等洪承畴手下的大将,使得官军损失惨重。
不到一年时间,义军已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再次转战河南汇合时,常连营百里。其中光是张献忠的部队,就足有一二十万人。
可惜,官军也不是吃素的,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些统帅将领可都不是易于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