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徐公公这话,侧殿里的谢贻香陡然一惊,难免有些手足无措。只听正殿卧榻上的皇帝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随即说道:“宣!”谢贻香还有些犹豫未决,身后本已入定的得一子仿佛突然苏醒过来,径直迈步上前,伸手掀起正殿与侧殿之间的帷幕。
谢贻香怕得一子举止僭越,情急之下不及细想,只得快走几步抢在得一子前面,一路来到正殿当中向卧榻上的皇帝叩拜道:“臣谢贻香,连同鬼谷传人得一子道长,奉旨前来觐见。”话音落处,便听不远处的徐公公佯怒道:“你这小道士,皇帝跟前,还不速速跪下!”
谢贻香又是一惊,暗骂自己之前怎会忘记和这小道士约定礼数。她怕得一子出言顶撞,正待寻思如何劝解,却听卧榻上的皇帝开口说道:“既是出家人,不必强求,随他!”顿了一顿,他又说道:“谢家三丫头不用多礼,起来说话!”
谢贻香听到“谢家三丫头”这五个字,顷刻间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心中一阵恍惚,下意识的站起身来。再看面前卧塌上的皇帝,此时却并未看向自己,只是低头继续翻阅奏章。谢贻香急忙定了定神,平日里她心中虽有千言万语想要当面质问眼前这位高高在上的天下之主,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更不知应当如何开口。
如此僵持半晌,皇帝见谢贻香不说话,这才微微抬头,用诧异的眼光望了她一眼,随即又低头去看奏章,口中则淡淡地问道:“咱听竞月提及,说此番逆贼大军偷袭金陵,你一早便已预料到了,却故意听之任之。其实却是有意设局,要将他们消灭于此。可有此事?”
他这一问语气虽然平淡,却听得谢贻香莫名打了个冷颤。当下她急忙收敛心绪,用一早便已想好的说辞回答说道:“启禀皇帝,要想剿灭假托恒王之名的逆贼,一直存有三大难题。叛军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又有号称‘逃虚散人’的军师相助,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再加上遍布朝野的势力根深蒂固,纵使天威凛然,若要与其临兵斗阵,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剿灭,此为其一。我朝将士与叛军斡旋僵持,时间拖得越久,朝中的经费便越紧,百姓的苦难便越多,说到底便是‘劳民伤财’这四个字,此为其二。逆贼假托恒王身份,又以‘清君侧’为名举事,倘若朝廷大军主动进攻,贸然与之交战,一旦稍有不慎,难免落下口实,为世人所诟病,有损皇帝声誉,此为其三。”
说到这里,谢贻香顿了一顿,总结道:“所以若是有一个机会能将一众逆贼一网打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这场叛乱,无疑是上上之策——譬如眼下逆贼叛军偷袭金陵,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来假托恒王之名的贼首亲自坐镇,麾下精锐倾巢而出;二来金陵城池坚固,兼有易守难攻的长江天堑;三来叛军围城非但师出无名,更是大逆不道,我军持正义之师,定可顺理成章将其剿灭。鉴于此,今日与我同来的这位得一子道长,乃是鬼谷一脉当世仅存之传人,早已提前推演出逆贼叛军的种种可能,并一一拟定了应对之策,逆贼偷袭金陵,便是其中之一——不想逆贼果行此举,可谓天赐良机,要让皇帝将其尽数剿灭于此。于是微臣这才托师兄先副指挥使带话,恳请皇帝今日的召见,好让这位鬼谷传人进献破敌之策。所以整件事并非我等故意设局,抑或知情不报、故作隐瞒,而是提前预料到了这一可能,从而提前定下了破敌之计。”
要知道谢贻香这番说辞,在此之前早已推演过多次,既讲明了其中利害,又彰显出得一子这位鬼谷传人未卜先知的能耐,同时还将己方“知情不报”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可谓有理有据、滴水不漏。果然,就连低头翻阅奏章的皇帝也不禁笑道:“将门虎女,果然了得,言辞锋机,倒有几分你爹当年的风采!”谢贻香听他提及亡父,心中难免一阵刺痛,正待开口接话,却听皇帝又问道:“既然预料到逆贼会有到偷袭金陵的可能,也拟定了破敌之策,何不提前奏报,好让咱定夺决断?”
谢贻香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微臣不过刑捕房一名在职捕头,职责只是破案缉凶,对于军国大事,到底人微言轻。是以事发之前,实不敢妄言惊扰天听。至于这位鬼谷传人,虽然智计无双、冠绝当世,却也只是一介布衣,纵然有心有奏报,却无通天之路。更何况兵者诡道,其间计谋自需隐秘,方可收获奇效;知者越多,难免人多嘴杂,走漏风声……”
谁知谢贻香刚说到此处,陡然间只听“砰”的一声大响,却是皇帝一掌拍在面前的几案上,继而抬头怒视于她,口中厉声喝道:“狗屁!”
谢贻香顿时一惊,不知皇帝为何突然翻脸,竟被对方威严所摄,情不自禁地退开两步。只听皇帝已怒道:“谋者有万千,断者仅一人!天底下出谋划策之辈多了去,没一万也有八千!但要从这里面选出真正有用的对策,做出真正准确的决断,从头到尾便只有咱一人能办到!是咱一次又一次正确的决断,这才赶走了异族、开创了本朝!否则你以为咱凭什么坐上这把龙椅?笑话!莫说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道士,即便是昔日的刘青田又如何?不也是咱从几十个、几百个出谋划策之辈里相中了他、提拔了他、成全了他?否则哪会有他这个‘再世诸葛’之名?”
这一通话直听得谢贻香愕然当场,全然没想到皇帝竟有如此一番道理。只听皇帝的声音越来越响,继续说道:“至于你们的这一对策,且不说成与不成,也不说是否提前奏报由咱亲自决断,单说要以整座金陵城为诱饵,仅此一条便狗屁不通!其行可杀,其谋可杀,其心可杀!你以为金陵城是啥?这是国家的都城,是朝廷的根基,是咱的脸面!而你,明知叛军有偷袭金陵的可能,不仅隐瞒不报,还想用这当诱饵设局,简直是蠢如猪狗!”
说到这里,皇帝已是愈发盛怒,当即扬声说道:“诏!谢封轩之女谢贻香,知情不报,酿成大祸,当斩!立决!另,同行小道士一人,乱棍打死,尸体喂狗!”
这话一出,在场几人都是震惊当场。那徐公公素来与谢封轩交好,本是有心袒护谢贻香这位大将军之女,谁知三言两语间便被皇帝定下死罪,惊骇之际,一时竟有些踌躇,并未传下皇帝旨意。谢贻香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向身后的得一子投去求助的目光,却见得一子站立如故,双眼紧闭,面色如常,似乎全然不知自己即将被“乱棍打死,尸体喂狗”。
情急之下,谢贻香心知自己和得一子已是命悬一线,虽为皇帝威严所摄,也只得咬紧牙关,硬着头皮说道:“且慢!请……请皇帝听我……听臣一言。逆贼叛军的军师‘逃虚散人’,本名叫做‘言思道’,这个人诡计多端、狡猾至极,而且厚颜无耻、心狠手辣……谋略不在昔日青田先生之下,甚至……甚至犹有过之!无论此番偷袭金陵之举,还是先前五国联军侵犯嘉峪关、前朝异族的‘尸军’偷袭金陵……另外还有好几桩大案要案,全都出自此人之手,绝不可小觑……所以——”
说到这里,谢贻香胆气渐壮,当即与皇帝四目对视,正色说道:“——所以逆贼叛军此番偷袭金陵,以二十万之众对皇城形成合围之势,亦是此人之谋。而金陵城内及周边各地尚存多少兵力,皇帝自是心知肚明,局面无疑是凶险万分、危在旦夕!逢此危机之时,若说天下还有一人能对付言思道那厮,从而能够化解金陵城这场劫难,那便只可能是这位鬼谷传人得一子道长,更何况他早已有了对策在胸。请恕微臣斗胆直言,还请皇帝再三斟酌,且不可置一时之气,枉顾社稷江山!”
不料听到这话,卧榻上的皇帝怒极反笑,扬声喝道:“一派胡言!”他随即从卧榻上跳下,挺直身躯怒视谢贻香,正色说道:“三丫头,看在你爹的份上,咱今日便破例教教你!古往今来的天下兴亡,冥冥中自有定数,人生于当世,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借势而起——不管哪种,通通都是时局安排的棋子罢了!其间是非成败、胜负生死,从来就不在一人一事之上!就像前朝异族的败亡、汉人王朝的重建,也是大势所趋、自有定数!即便是生平从未做出过错误决断的咱,如果是生在前朝异族,一上来便坐拥天下江山,手握百万雄师,最后一样难逃败亡结局,因为大势所趋,谁也不可能逆天而行!”
皇帝口中说话,脚下同时往前踏上几步,逼得谢贻香连连后退。只听皇帝继续说道:“所以你说的什么‘逃虚散人’、什么‘鬼谷传人’,说只有他们才能决定眼下这场大战的胜败,通通都是狗屁!江山社稷命系于天,岂是区区一两人所能妨害?况且咋手握九州,天下百姓皆为咋所用,真要出谋划策,难道还缺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道士不成?”说罢,他转头怒视在场的徐公公,厉声喝道:“发什么呆?将这两人拖下去!”
谢贻香千算万算,也没算到今日自己同得一子入宫觐见,皇帝居然根本不听得一子的谋略,便要下令赐死,慌乱间已是无言以对,甚至还有夺门而逃的打算。而那徐公公伺候皇帝十多年光阴,心知皇帝此时已动真怒,纵是自己有心相助,也是无能为力。谁知不等两人做出反应,忽听一阵轻蔑冷笑从旁响起,声音越来越响,渐渐变作放肆的大笑声。正殿里所有人急忙转头去看,却是身披白色斗篷的得一子兀自闭目大笑。皇帝惊怒之余,正待破口大骂,便听得一子已淡淡地说道:“听说当今皇帝牛倌出身,做过和尚,当过乞丐,乃是不折不扣的白丁一个;即便登基称帝,也常以‘淮右布衣’自称。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这话一出,犹如一道惊雷炸响当场,吓得殿内众人皆尽失色。要知道当今皇帝最忌讳的便是其贫贱出身,近年来甚至想攀附一位南宋时期的同姓圣人,将自己说成圣人后裔、认祖归宗。至于“淮右布衣”之称,也仅仅是皇帝的自谦之词,若是有人不识好歹当真如此称呼于他,只怕当场便要掉了脑袋。所以眼前这小道士竟敢说出这么一番大逆不道的放肆之语,简直是千刀万剐、挫骨扬灰也不足以抵其罪!
谢贻香怕得一子举止僭越,情急之下不及细想,只得快走几步抢在得一子前面,一路来到正殿当中向卧榻上的皇帝叩拜道:“臣谢贻香,连同鬼谷传人得一子道长,奉旨前来觐见。”话音落处,便听不远处的徐公公佯怒道:“你这小道士,皇帝跟前,还不速速跪下!”
谢贻香又是一惊,暗骂自己之前怎会忘记和这小道士约定礼数。她怕得一子出言顶撞,正待寻思如何劝解,却听卧榻上的皇帝开口说道:“既是出家人,不必强求,随他!”顿了一顿,他又说道:“谢家三丫头不用多礼,起来说话!”
谢贻香听到“谢家三丫头”这五个字,顷刻间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心中一阵恍惚,下意识的站起身来。再看面前卧塌上的皇帝,此时却并未看向自己,只是低头继续翻阅奏章。谢贻香急忙定了定神,平日里她心中虽有千言万语想要当面质问眼前这位高高在上的天下之主,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更不知应当如何开口。
如此僵持半晌,皇帝见谢贻香不说话,这才微微抬头,用诧异的眼光望了她一眼,随即又低头去看奏章,口中则淡淡地问道:“咱听竞月提及,说此番逆贼大军偷袭金陵,你一早便已预料到了,却故意听之任之。其实却是有意设局,要将他们消灭于此。可有此事?”
他这一问语气虽然平淡,却听得谢贻香莫名打了个冷颤。当下她急忙收敛心绪,用一早便已想好的说辞回答说道:“启禀皇帝,要想剿灭假托恒王之名的逆贼,一直存有三大难题。叛军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又有号称‘逃虚散人’的军师相助,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再加上遍布朝野的势力根深蒂固,纵使天威凛然,若要与其临兵斗阵,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剿灭,此为其一。我朝将士与叛军斡旋僵持,时间拖得越久,朝中的经费便越紧,百姓的苦难便越多,说到底便是‘劳民伤财’这四个字,此为其二。逆贼假托恒王身份,又以‘清君侧’为名举事,倘若朝廷大军主动进攻,贸然与之交战,一旦稍有不慎,难免落下口实,为世人所诟病,有损皇帝声誉,此为其三。”
说到这里,谢贻香顿了一顿,总结道:“所以若是有一个机会能将一众逆贼一网打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这场叛乱,无疑是上上之策——譬如眼下逆贼叛军偷袭金陵,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来假托恒王之名的贼首亲自坐镇,麾下精锐倾巢而出;二来金陵城池坚固,兼有易守难攻的长江天堑;三来叛军围城非但师出无名,更是大逆不道,我军持正义之师,定可顺理成章将其剿灭。鉴于此,今日与我同来的这位得一子道长,乃是鬼谷一脉当世仅存之传人,早已提前推演出逆贼叛军的种种可能,并一一拟定了应对之策,逆贼偷袭金陵,便是其中之一——不想逆贼果行此举,可谓天赐良机,要让皇帝将其尽数剿灭于此。于是微臣这才托师兄先副指挥使带话,恳请皇帝今日的召见,好让这位鬼谷传人进献破敌之策。所以整件事并非我等故意设局,抑或知情不报、故作隐瞒,而是提前预料到了这一可能,从而提前定下了破敌之计。”
要知道谢贻香这番说辞,在此之前早已推演过多次,既讲明了其中利害,又彰显出得一子这位鬼谷传人未卜先知的能耐,同时还将己方“知情不报”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可谓有理有据、滴水不漏。果然,就连低头翻阅奏章的皇帝也不禁笑道:“将门虎女,果然了得,言辞锋机,倒有几分你爹当年的风采!”谢贻香听他提及亡父,心中难免一阵刺痛,正待开口接话,却听皇帝又问道:“既然预料到逆贼会有到偷袭金陵的可能,也拟定了破敌之策,何不提前奏报,好让咱定夺决断?”
谢贻香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微臣不过刑捕房一名在职捕头,职责只是破案缉凶,对于军国大事,到底人微言轻。是以事发之前,实不敢妄言惊扰天听。至于这位鬼谷传人,虽然智计无双、冠绝当世,却也只是一介布衣,纵然有心有奏报,却无通天之路。更何况兵者诡道,其间计谋自需隐秘,方可收获奇效;知者越多,难免人多嘴杂,走漏风声……”
谁知谢贻香刚说到此处,陡然间只听“砰”的一声大响,却是皇帝一掌拍在面前的几案上,继而抬头怒视于她,口中厉声喝道:“狗屁!”
谢贻香顿时一惊,不知皇帝为何突然翻脸,竟被对方威严所摄,情不自禁地退开两步。只听皇帝已怒道:“谋者有万千,断者仅一人!天底下出谋划策之辈多了去,没一万也有八千!但要从这里面选出真正有用的对策,做出真正准确的决断,从头到尾便只有咱一人能办到!是咱一次又一次正确的决断,这才赶走了异族、开创了本朝!否则你以为咱凭什么坐上这把龙椅?笑话!莫说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道士,即便是昔日的刘青田又如何?不也是咱从几十个、几百个出谋划策之辈里相中了他、提拔了他、成全了他?否则哪会有他这个‘再世诸葛’之名?”
这一通话直听得谢贻香愕然当场,全然没想到皇帝竟有如此一番道理。只听皇帝的声音越来越响,继续说道:“至于你们的这一对策,且不说成与不成,也不说是否提前奏报由咱亲自决断,单说要以整座金陵城为诱饵,仅此一条便狗屁不通!其行可杀,其谋可杀,其心可杀!你以为金陵城是啥?这是国家的都城,是朝廷的根基,是咱的脸面!而你,明知叛军有偷袭金陵的可能,不仅隐瞒不报,还想用这当诱饵设局,简直是蠢如猪狗!”
说到这里,皇帝已是愈发盛怒,当即扬声说道:“诏!谢封轩之女谢贻香,知情不报,酿成大祸,当斩!立决!另,同行小道士一人,乱棍打死,尸体喂狗!”
这话一出,在场几人都是震惊当场。那徐公公素来与谢封轩交好,本是有心袒护谢贻香这位大将军之女,谁知三言两语间便被皇帝定下死罪,惊骇之际,一时竟有些踌躇,并未传下皇帝旨意。谢贻香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向身后的得一子投去求助的目光,却见得一子站立如故,双眼紧闭,面色如常,似乎全然不知自己即将被“乱棍打死,尸体喂狗”。
情急之下,谢贻香心知自己和得一子已是命悬一线,虽为皇帝威严所摄,也只得咬紧牙关,硬着头皮说道:“且慢!请……请皇帝听我……听臣一言。逆贼叛军的军师‘逃虚散人’,本名叫做‘言思道’,这个人诡计多端、狡猾至极,而且厚颜无耻、心狠手辣……谋略不在昔日青田先生之下,甚至……甚至犹有过之!无论此番偷袭金陵之举,还是先前五国联军侵犯嘉峪关、前朝异族的‘尸军’偷袭金陵……另外还有好几桩大案要案,全都出自此人之手,绝不可小觑……所以——”
说到这里,谢贻香胆气渐壮,当即与皇帝四目对视,正色说道:“——所以逆贼叛军此番偷袭金陵,以二十万之众对皇城形成合围之势,亦是此人之谋。而金陵城内及周边各地尚存多少兵力,皇帝自是心知肚明,局面无疑是凶险万分、危在旦夕!逢此危机之时,若说天下还有一人能对付言思道那厮,从而能够化解金陵城这场劫难,那便只可能是这位鬼谷传人得一子道长,更何况他早已有了对策在胸。请恕微臣斗胆直言,还请皇帝再三斟酌,且不可置一时之气,枉顾社稷江山!”
不料听到这话,卧榻上的皇帝怒极反笑,扬声喝道:“一派胡言!”他随即从卧榻上跳下,挺直身躯怒视谢贻香,正色说道:“三丫头,看在你爹的份上,咱今日便破例教教你!古往今来的天下兴亡,冥冥中自有定数,人生于当世,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借势而起——不管哪种,通通都是时局安排的棋子罢了!其间是非成败、胜负生死,从来就不在一人一事之上!就像前朝异族的败亡、汉人王朝的重建,也是大势所趋、自有定数!即便是生平从未做出过错误决断的咱,如果是生在前朝异族,一上来便坐拥天下江山,手握百万雄师,最后一样难逃败亡结局,因为大势所趋,谁也不可能逆天而行!”
皇帝口中说话,脚下同时往前踏上几步,逼得谢贻香连连后退。只听皇帝继续说道:“所以你说的什么‘逃虚散人’、什么‘鬼谷传人’,说只有他们才能决定眼下这场大战的胜败,通通都是狗屁!江山社稷命系于天,岂是区区一两人所能妨害?况且咋手握九州,天下百姓皆为咋所用,真要出谋划策,难道还缺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道士不成?”说罢,他转头怒视在场的徐公公,厉声喝道:“发什么呆?将这两人拖下去!”
谢贻香千算万算,也没算到今日自己同得一子入宫觐见,皇帝居然根本不听得一子的谋略,便要下令赐死,慌乱间已是无言以对,甚至还有夺门而逃的打算。而那徐公公伺候皇帝十多年光阴,心知皇帝此时已动真怒,纵是自己有心相助,也是无能为力。谁知不等两人做出反应,忽听一阵轻蔑冷笑从旁响起,声音越来越响,渐渐变作放肆的大笑声。正殿里所有人急忙转头去看,却是身披白色斗篷的得一子兀自闭目大笑。皇帝惊怒之余,正待破口大骂,便听得一子已淡淡地说道:“听说当今皇帝牛倌出身,做过和尚,当过乞丐,乃是不折不扣的白丁一个;即便登基称帝,也常以‘淮右布衣’自称。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这话一出,犹如一道惊雷炸响当场,吓得殿内众人皆尽失色。要知道当今皇帝最忌讳的便是其贫贱出身,近年来甚至想攀附一位南宋时期的同姓圣人,将自己说成圣人后裔、认祖归宗。至于“淮右布衣”之称,也仅仅是皇帝的自谦之词,若是有人不识好歹当真如此称呼于他,只怕当场便要掉了脑袋。所以眼前这小道士竟敢说出这么一番大逆不道的放肆之语,简直是千刀万剐、挫骨扬灰也不足以抵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