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面关於心流的内涵介绍以及游戏的运作模式,你大概已经知道关键是什麽了。挑战与技巧之间的微妙平衡、清晰的目标、立即(或者具T)的回馈、自发X的经验。对於家长、师长、主管,不难联想到的是「因材施教」,当然面对的人越多,越难做到全面。

    对於个人来说,最容易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事情通常是那些你对它具有内在动机的事;内在动机是一种源源不绝的动力,你去做是因为自己想做、做那件事情本身就有意义就很有趣(自发X的经验),外在的奖励报酬不是主要诱因,甚至没有外在诱因你也想要去做,做了之後的成果可以说是一种时间连续X的衍生物,是很自然的东西,不是一开始就充满目的X而进行的,心中随时充满的是过程中的满足感,而不是距离终点还有多远的压迫感。这种充满内在动机的事情往往和你重视的价值观有关,在「你的人生主打」的章节中,你重视的价值观是什麽?如果人生有限,你不想浪费不想後悔,想要过得充实满足,想要在心流中徜徉,往自己内心寻找看看吧,那边可能会有答案。

    这一系列文章的开场不久就在「趋吉避凶、贪生怕Si」的章节中提过,人类的动机最JiNg要可以化约成「趋吉避凶」,或直白一点的「贪生怕Si」;要不是前方有什麽x1引我们的好处好到足以让我们起身追求,就是背後有什麽可怕的东西糟到b我们不得不逃离。前者会让我们b较主动,後者感觉就无奈多了,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多想想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事,你会觉得b较有力,而不会老是逃到很无力。

    作者本人在读大学的时候,是个非常不用功的学生,整天不是在系队打球、C场跑步、社团玩耍,就是在忙系学会的事情,对於自己的生涯毫无「病识感」。毕了业、服完兵役、找了份工作,一年之後渐渐发现不对劲,首先是工作的调X和我的个X不太合,做来颇为免强;连带生出的疑问是如果离开本来的工作,我能g嘛?这时候心中升起了恐惧感,怕Si、想避凶;能去哪呢?我回头去找,虽然大学时期不太认真,但是我对人类或人X的组成、思考、行为……等等各方面,其实是很有兴趣的,所以从自己的本科心理学系去探索与思考,查找了一些资料,在如此这般的心情转折之後,决定朝向谘商心理师的道路前进。然後就发生了只在传说中看过的事,在就读研究所的期间,我竟然做到了课前预习、上课专心、课後复习,这种小学时代听过的究极乖宝宝学生才会g的事(我小时候觉得这麽做超浪费时间),现在回想都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其中的关键,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於内在动机的力量。在重新整理了自己的人生之後,想清楚自己到底想g嘛、想追求什麽,不是父母的建议、不是他人的鼓吹、不是杂志上所谓热门工作的排行,完完全全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自己的兴趣;一路走来不可能事事顺利,但因为是自己想做的事,要继续坚持也就不会太困难。

    除了往自己内在寻找之外,另一个方向是往外寻找能够启动你内在动机的东西。正向心理学在探讨人类如何活出有意义的生活时,发现一个让人有点意外又不是太意外的线索,那就是设法将自己投入到b自己还要更大的群T之中,去为他们思考与付出。这与一般探讨个人兴趣与动机的方向不太一样,不往内探索,而是向外追寻,但如果以人类是一种群居式动物来思考的话,设法创造、维系所属群T的繁荣,对整T的存续绝对是有帮助的,这样一想,也就不那麽令人意外了。而所谓「b自己还要更大的群T」可以是家庭、家族、社团、职场、国家,甚至是全T人类。

    在实务上确实会见到有些人对於他人的关注与付出远胜过对自己的照顾,甚至到了令人担心他会自我牺牲过了头的地步,像是父母亲对孩子和家庭的付出,或是积极投入无偿X的志工活动、宗教团T活动的人,他们的行动力与投入程度b较容易因为想到他人而提升,他人的幸福可以反过来带给他们幸福,若是要他们只是去思考自己的兴趣,反而会有一种施展不开的封闭感。这样的人在进行了价值观检视之後,应该会有蛮多的焦点是放在与他人的关系连结上。一般称这样的人具有无私的美德,甚至会要他们多照顾一点自己;b起一般较常先关心自己的利益,要做点努力才能推己及人的状况来说,是蛮不一样的。虽然前者b较常受到赞扬,但站在演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为了「人类的存续」,只是出发点不同;在本书的脉络之下,更只是每个人因为生命经验所造就的价值观差异而已,没什麽高下之分。重点在於每个人能够在了解自己之後,把时间运用得更有效率,让生命更充实一点。

    从自己出发、为他人着想,这两者当然不是彼此对立的,更多时候是互补的,有机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每天的各种行动都更有意义,动力也就会跟着多提升一点。以我自己的职业为例,虽然心理师一天下来会面对到的人不多(个别谘商一次50分钟,一整天顶多6个左右;团T谘商一次60-120分钟,人数约10人;演讲场合才有机会遇到更多人),但我时常想到六度分离理论。这个理论提到,我们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不认识的人之间,最多只需要六个认识的人,就可以将彼此联系起来;更何况是在平常生活的领域之中,我们和每个错身而过的人之间,说不定都b我们所想像的,还要关系紧密。

    在面对每个人的时候,我有时候会去猜想他身後所延伸出去的人际关系网络,就像是推动骨牌一样,如果能够尽量推动好的骨牌、创造好的改变,那就b较有机会引发一连串的涟漪效应;眼前的这个人变好,代表的不只是他变好,还有他平常会接触到的人,可能也会因为他变好而跟着变好,或是变得更好。这种思考方式会让我在工作的思考上带来较强的延展X,也能够在难免遭遇低落或挫折的时候,获得更多振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