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本来就不擅长指挥大军征战疆场,只是想替夫君解除后顾之忧。更何况,要对付那边绝对不能仅凭武力,必须让所有属国认为他们是咎由自取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民心,否则我们将重蹈盛唐的覆辙”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张嫣也不再坚持,她对当官又没兴趣,为自己的小丈夫排忧解难才是她唯一的理想。
“宝珠姐,你快说说找什么借口对那边用兵”崇祯是越听越来精神了,心里也暗自赞同天启当年的那个英明决定。要是把这样一个祸水给留在宫里,万一哪天把她给惹急了想出个主意,皇宫里还能有安宁的时候扔给小胖子就对了,瞧瞧人家那小两口配合得才叫个亲密无间,一个整天就想着坑人,另一个更是心有灵犀随时替他查微补漏
“对付他们其实也不难,只需一纸诏书一个说客足矣”张嫣走到琴边,素指轻拨一曲十面埋伏随即响起,只听她边弹边道:“臣妾前几日托人求皇上找的铁骨诤臣不知可有下落”
“门外随朕同来的史道邻就是啊”张嫣要找的这个人还真特别,即要出身东林党又要有一定的名头,还得年少有为一身正气。
“史道邻皇兄你带来的是史可法”无论后世还是朱由骢今生对这个铮铮铁骨的大明忠臣都是敬佩得五体投地的,来大明这么多年他东蒙西骗的网罗了不少人才,惟独没有去找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史可法。到不是因为他忘记了这个人,而是因为两人现在还有个根本的观念冲突,史可法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候想的是联虏平寇,朱由骢即使在驱除鞑虏镇压叛乱的时候也不忘给普通百姓留条活路。为了不让自己心中那个光辉形象蒙尘,朱由骢愿意给他足够的时间慢慢琢磨,也有理由相信他会为了效忠的大明而去改变。
“怎么骢弟也认识这个人”崇祯很奇怪,这个史可法好象还没什么大的名气吧要不是他自己跑来投靠,朕都没注意到这个人的存在。早知是这样,朕还折腾个什么劲啊,直接跑来问小胖子该找谁不就行了
史可法自从去年皇帝率军把鞑子赶回辽东开始怀疑自己以前的思路是否正确,当朱由骢平定叛乱北方各省渐渐趋于平稳后,他仿佛也看到了让大明回归盛世的曙光。而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脱离东林党投效皇帝,则是因为这次韩家所发生的一切。想不到成天被士人们挂在嘴边的仁义道德在威胁面前是那么一钱不值,往日里与韩爌交好的同党为了撇清关系,做的事甚至比那个镇国将军和浙党还狠。这样一群只知道维护自己家族利益的人是不值得跟随的,也和恩师浮丘先生教导的东西格格不入,再跟他们走下去真到了大明危亡的那一天,除非愿意当汉奸否则定无生路。想通了这一切,史可法主动跑到皇宫门口跪了三天三夜,在获准面君后更是一股脑地将他所知道的龌龊事给抖了出来,彻底背叛了东林党。
“夫君既然知道此人,那依你之见”对朱由骢的那些神棍表现张嫣早就见怪不怪了,她只想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符合要求。
“史道邻的忠诚毋庸质疑,但能力”史可法的忠诚与爱国当然不能否认,但他才能并不是非常突出,其它几省督抚就不说了,仅相对于现在改变了命运镇守四川的堵胤锡和被监控成长的张煌言都逊色不少。而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敏感性更是欠缺,甚至到了鞑子兵临长江的时候,他还在为了讨好四镇威胁已经在四个月内就发出一年半军饷的朝廷继续追加。
张嫣满意地点点头,继续恬静地弹着琴道:“只要他够忠诚又是东林党人就行了,能力反到非妾身所能强求还请皇上让他进来吧,只有知道了我们的全盘部署他才能更好的完成此行任务”
“娘子,你到底准备怎么做”朱由骢觉得很丢脸,为什么自己的想法那么容易就被给看穿了,而他却到现在都还不明白人家的心思呢
“夫君少安毋躁”张嫣直等一曲终了,才起身对崇祯道:“臣妾请皇上下一纸诏书给那绫阳君李倧,命他派兵五万助我大明剿灭建虏”
“让他们出兵朕没听错吧”崇祯再怎么不着调也还是知道棒子兵是些什么货色的,要是他们有能耐打败鞑子还用得着三天两头的被倭寇欺负就这五万没什么战斗力的家伙有什么用,还不够人家鞑子塞牙缝的。
张嫣点头道:“臣妾所言确如皇上所闻但臣妾要的并不是他们真正出兵,相反的还要派出说客让他们抗旨不遵”
“宝珠姐,这恐怕不好办吧”崇祯是善良的是仁慈的,是容易上当的。除了去年鞑子刚打过来那会慌乱过一阵外,他的小日子都过得挺滋润,朱由骢也没让士人们再有机会去忽悠他。既然都没有经历过足够的挫折又哪来的教训可吸取,他不认为这种自相矛盾的计划能成功。
“我想史大人身为士林精英,以胸中所学要说服他们的大臣相互出手制衡,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我们和绫阳君的命令置若罔闻,从而拖延出兵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张嫣却没有崇祯那样悲观,在看过那么多朝臣的争斗后她相信史可法的能力。
“确如夫人所言,此事不难”不就是教他们的大臣和国王做对么,这要换成别人或许还觉得麻烦,但对于跟着东林党混了这么久的史可法还真就不算个事。毕竟棒子到现在对大明还是很仰慕的,不但照搬了全部机构设置还把士人把持朝政架空皇帝那套也学了个透彻,甚至有青出于蓝之势。天启皇帝当年再怎么受约束也还能偷偷摸摸地扶植起朱由骢和崇祯,但要放人家那里这两个祸害早被灭了,而且他们还会顺手换个听话的坐那个最高位置。
“不难”崇祯显然是忘了现在能这么逍遥那是因为背后有一支恐怖的大军在武力支撑,还有个无耻的镇国将军没事就给人家士人们添点堵。在他看来即使这件事真能成,那也不是派出个使者三言两语就能打发的。
“皇兄,您还是听宪之说说此行的打算吧”朱由骢对于士人们常用的那套手段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也不得不佩服张嫣选人的独到之处,用东林党培养出来的精英去对付那些照猫画虎的棒子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进屋到现在就说过一句话,还被皇帝给质疑的史可法见终于轮到自己了,整理好思路道:“两年前鞑子皇帝与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领军入朝,绫阳君李倧与群臣逃往江华岛后被迫议和,与鞑子约为兄弟之邦。但其依然心向我朝并非真心臣服,故说服他们出兵不难”
“宝珠姐,你快说说找什么借口对那边用兵”崇祯是越听越来精神了,心里也暗自赞同天启当年的那个英明决定。要是把这样一个祸水给留在宫里,万一哪天把她给惹急了想出个主意,皇宫里还能有安宁的时候扔给小胖子就对了,瞧瞧人家那小两口配合得才叫个亲密无间,一个整天就想着坑人,另一个更是心有灵犀随时替他查微补漏
“对付他们其实也不难,只需一纸诏书一个说客足矣”张嫣走到琴边,素指轻拨一曲十面埋伏随即响起,只听她边弹边道:“臣妾前几日托人求皇上找的铁骨诤臣不知可有下落”
“门外随朕同来的史道邻就是啊”张嫣要找的这个人还真特别,即要出身东林党又要有一定的名头,还得年少有为一身正气。
“史道邻皇兄你带来的是史可法”无论后世还是朱由骢今生对这个铮铮铁骨的大明忠臣都是敬佩得五体投地的,来大明这么多年他东蒙西骗的网罗了不少人才,惟独没有去找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史可法。到不是因为他忘记了这个人,而是因为两人现在还有个根本的观念冲突,史可法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候想的是联虏平寇,朱由骢即使在驱除鞑虏镇压叛乱的时候也不忘给普通百姓留条活路。为了不让自己心中那个光辉形象蒙尘,朱由骢愿意给他足够的时间慢慢琢磨,也有理由相信他会为了效忠的大明而去改变。
“怎么骢弟也认识这个人”崇祯很奇怪,这个史可法好象还没什么大的名气吧要不是他自己跑来投靠,朕都没注意到这个人的存在。早知是这样,朕还折腾个什么劲啊,直接跑来问小胖子该找谁不就行了
史可法自从去年皇帝率军把鞑子赶回辽东开始怀疑自己以前的思路是否正确,当朱由骢平定叛乱北方各省渐渐趋于平稳后,他仿佛也看到了让大明回归盛世的曙光。而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脱离东林党投效皇帝,则是因为这次韩家所发生的一切。想不到成天被士人们挂在嘴边的仁义道德在威胁面前是那么一钱不值,往日里与韩爌交好的同党为了撇清关系,做的事甚至比那个镇国将军和浙党还狠。这样一群只知道维护自己家族利益的人是不值得跟随的,也和恩师浮丘先生教导的东西格格不入,再跟他们走下去真到了大明危亡的那一天,除非愿意当汉奸否则定无生路。想通了这一切,史可法主动跑到皇宫门口跪了三天三夜,在获准面君后更是一股脑地将他所知道的龌龊事给抖了出来,彻底背叛了东林党。
“夫君既然知道此人,那依你之见”对朱由骢的那些神棍表现张嫣早就见怪不怪了,她只想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符合要求。
“史道邻的忠诚毋庸质疑,但能力”史可法的忠诚与爱国当然不能否认,但他才能并不是非常突出,其它几省督抚就不说了,仅相对于现在改变了命运镇守四川的堵胤锡和被监控成长的张煌言都逊色不少。而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敏感性更是欠缺,甚至到了鞑子兵临长江的时候,他还在为了讨好四镇威胁已经在四个月内就发出一年半军饷的朝廷继续追加。
张嫣满意地点点头,继续恬静地弹着琴道:“只要他够忠诚又是东林党人就行了,能力反到非妾身所能强求还请皇上让他进来吧,只有知道了我们的全盘部署他才能更好的完成此行任务”
“娘子,你到底准备怎么做”朱由骢觉得很丢脸,为什么自己的想法那么容易就被给看穿了,而他却到现在都还不明白人家的心思呢
“夫君少安毋躁”张嫣直等一曲终了,才起身对崇祯道:“臣妾请皇上下一纸诏书给那绫阳君李倧,命他派兵五万助我大明剿灭建虏”
“让他们出兵朕没听错吧”崇祯再怎么不着调也还是知道棒子兵是些什么货色的,要是他们有能耐打败鞑子还用得着三天两头的被倭寇欺负就这五万没什么战斗力的家伙有什么用,还不够人家鞑子塞牙缝的。
张嫣点头道:“臣妾所言确如皇上所闻但臣妾要的并不是他们真正出兵,相反的还要派出说客让他们抗旨不遵”
“宝珠姐,这恐怕不好办吧”崇祯是善良的是仁慈的,是容易上当的。除了去年鞑子刚打过来那会慌乱过一阵外,他的小日子都过得挺滋润,朱由骢也没让士人们再有机会去忽悠他。既然都没有经历过足够的挫折又哪来的教训可吸取,他不认为这种自相矛盾的计划能成功。
“我想史大人身为士林精英,以胸中所学要说服他们的大臣相互出手制衡,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我们和绫阳君的命令置若罔闻,从而拖延出兵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张嫣却没有崇祯那样悲观,在看过那么多朝臣的争斗后她相信史可法的能力。
“确如夫人所言,此事不难”不就是教他们的大臣和国王做对么,这要换成别人或许还觉得麻烦,但对于跟着东林党混了这么久的史可法还真就不算个事。毕竟棒子到现在对大明还是很仰慕的,不但照搬了全部机构设置还把士人把持朝政架空皇帝那套也学了个透彻,甚至有青出于蓝之势。天启皇帝当年再怎么受约束也还能偷偷摸摸地扶植起朱由骢和崇祯,但要放人家那里这两个祸害早被灭了,而且他们还会顺手换个听话的坐那个最高位置。
“不难”崇祯显然是忘了现在能这么逍遥那是因为背后有一支恐怖的大军在武力支撑,还有个无耻的镇国将军没事就给人家士人们添点堵。在他看来即使这件事真能成,那也不是派出个使者三言两语就能打发的。
“皇兄,您还是听宪之说说此行的打算吧”朱由骢对于士人们常用的那套手段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也不得不佩服张嫣选人的独到之处,用东林党培养出来的精英去对付那些照猫画虎的棒子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进屋到现在就说过一句话,还被皇帝给质疑的史可法见终于轮到自己了,整理好思路道:“两年前鞑子皇帝与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领军入朝,绫阳君李倧与群臣逃往江华岛后被迫议和,与鞑子约为兄弟之邦。但其依然心向我朝并非真心臣服,故说服他们出兵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