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争取“藩论”的支持,在“宫之焚”发生之前,高杉晋作就抛出了这样的主张:“若逆焰嚣张,暂不能支,则奉天皇北狩,赴虾夷地整备生聚。时机到临,南下讨逆,再造周、长二国。”

    所以,“借虾夷地东山再起”的计划,在长州藩的“上士”中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那个时候,该如何“奉天皇北狩”,并无定论。

    “宫之焚”的消息一到长州,这个计划立即具体化了:在越前藩若狭湾和天皇汇合。

    这个计划,由椋梨一辉传给了“清国豪商”徐四霖。当然,虽然徐老爷彼时人在京都,但这个消息并不是传到京都,而是传到马关。

    在椋梨一辉这种高阶线人那里,徐四霖的真实身份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大家心照不宣罢了。而且,如果徐四霖真是一个普通商人的话,椋梨一辉反倒不会和他合作。椋梨家乃是长州藩八大世家之一,怎么可能为了几两银子做这种事情?

    第二个来源是大浦庆。

    大浦庆的马关之行极其秘密,她回到长崎之后,没有任何人把她和“长州灭商事件”联系起来,包括那位酒后失言的伊东祐亨。

    不仅如此,松方正义和大隈重信搬出了大浦庆的府邸,伊东祐亨还以为这是大浦庆对他的专情之举。这个可怜的年轻人大为感动,于是在去萩城之前,又一次跑到长崎,对着大浦庆吐露心扉,包括他即将去为之抛洒热血的“回天伟业”。

    萩城,若狭湾,天皇,虾夷地……这一次,他没来得及喝醉,基本是在清醒的状态下。滔滔不绝。

    大浦庆再次易装来到马关。

    这一次,大浦庆美丽的脸庞上看不见笑容了。

    关卓凡晓得,这一次,大浦庆真要亲手送伊东祐亨入死地了。

    他心中感叹:伊东祐亨,你真把自己送进“黑寡妇”的嘴中了。

    至于“宫之焚”,当然不是关卓凡事先就预料到的。但幕府和新帝的矛盾的激化却是迟早的事情。关卓凡要做的,是加速这个进程。他单独接见小栗忠顺。建议幕府大做“倒幕公卿谋弑大行皇帝”的舆论,并摆出“清君侧”的架势——这都是为了催化二者之间的矛盾。

    关卓凡对小栗忠顺说了这么一句话——“不破不立”。

    对此,小栗忠顺心领神会。

    “东进支队”和张勇的任务,其中一项是:到了京都之后,如果皇室和幕府还一团和气,就想法子火上浇油。甚至在哪偷偷放他一把火——总之,一定要让这个已经堆满干柴的局面烧起来!

    “烧起来”之后,天皇被逼出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是关卓凡最想要的一个局面。因为,问题如果在京都解决,幕府和中国人就要负全责;出了京都,天皇人在倒幕派手里,出了什么篓子。负责任的是倒幕派。

    而且广阔天地,才好上下其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