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关卓凡的用意。
《明史》,自然是要我把“大礼议”的“来龙去脉”,弄弄清楚,以示他关卓凡没有瞎说八道。
可是,《宋史》拿来做什么呢?
“《宋史》?”
“是,”关卓凡说道,“明朝有‘大礼议’,宋朝有‘濮议’,都是小宗入继大宗整出来的麻烦事儿,臣以为,可以放在一起,彼此参照。”
“‘濮议’?”
“是,‘濮议’。”
慈禧点了点头,无心再去问“濮议”是怎么回事儿了,反正,晚上有空儿,自己看就是了。
“这个事儿,”慈禧缓缓说道,“母后皇太后那儿,怎么看呢?”
这是顶紧要、顶紧要的一个问题。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鲍湛霖的折子里,有‘长幼倒置’、‘背恩逆伦’、‘骨肉惨变’等语,并且说,‘皆臣下所不忍言之事’,母后皇太后不晓得到底是指什么事儿,就在军机叫起的时候,问了出来。”
慈禧微感奇怪:这是我的问题的答案吗?
不过,她有没打断关卓凡的话。
“臣回母后皇太后说,”关卓凡继续说道,“‘大礼议’之后,世宗寻了个由头,将昭圣皇太后的两个兄弟,抓了起来,一个明正典刑,砍了脑袋;另一个,受刑不过,在狱中瘐毙了鲍湛霖指的,大约就是这个了。”
慈禧脸色微变。
她随即想:杀掉“皇伯母”的兄弟,可以算是“骨肉惨变”,不过,斥之“长幼倒置”、“背恩逆伦”,会不会过了些?
世宗毕竟是皇帝,而“皇伯母”的兄弟,虽为椒房贵戚,可毕竟是臣子。
关卓凡马上就解答了她的疑惑。
“还有,昭圣皇太后为兄弟苦苦求情,最后,竟然在世宗面前……跪了下来。”
什么?!
《明史》,自然是要我把“大礼议”的“来龙去脉”,弄弄清楚,以示他关卓凡没有瞎说八道。
可是,《宋史》拿来做什么呢?
“《宋史》?”
“是,”关卓凡说道,“明朝有‘大礼议’,宋朝有‘濮议’,都是小宗入继大宗整出来的麻烦事儿,臣以为,可以放在一起,彼此参照。”
“‘濮议’?”
“是,‘濮议’。”
慈禧点了点头,无心再去问“濮议”是怎么回事儿了,反正,晚上有空儿,自己看就是了。
“这个事儿,”慈禧缓缓说道,“母后皇太后那儿,怎么看呢?”
这是顶紧要、顶紧要的一个问题。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鲍湛霖的折子里,有‘长幼倒置’、‘背恩逆伦’、‘骨肉惨变’等语,并且说,‘皆臣下所不忍言之事’,母后皇太后不晓得到底是指什么事儿,就在军机叫起的时候,问了出来。”
慈禧微感奇怪:这是我的问题的答案吗?
不过,她有没打断关卓凡的话。
“臣回母后皇太后说,”关卓凡继续说道,“‘大礼议’之后,世宗寻了个由头,将昭圣皇太后的两个兄弟,抓了起来,一个明正典刑,砍了脑袋;另一个,受刑不过,在狱中瘐毙了鲍湛霖指的,大约就是这个了。”
慈禧脸色微变。
她随即想:杀掉“皇伯母”的兄弟,可以算是“骨肉惨变”,不过,斥之“长幼倒置”、“背恩逆伦”,会不会过了些?
世宗毕竟是皇帝,而“皇伯母”的兄弟,虽为椒房贵戚,可毕竟是臣子。
关卓凡马上就解答了她的疑惑。
“还有,昭圣皇太后为兄弟苦苦求情,最后,竟然在世宗面前……跪了下来。”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