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一群人磨刀霍霍,可是临了才发现,‘冤大头’不上钩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商人,尤其是做大生意的商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上赶的不是买卖,倒不一定都要摆出一副服务差,态度恶劣,才能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稀缺性来。可问题是,大买卖,不是上窜下跳就能抢来的。

    有的是机遇,运气,人脉缺一不可。

    就像是一个村子里,过年了,几家人准备合伙杀一头猪,过一个好年。男人们闹的凶,一个说:“猪头肉下酒最是好吃!”另外一个说:“猪蹄,要炖黄豆汤才够味!”

    还有人上窜下跳的瞪眼建议:“前腿肉最好腌制起来……”

    一群人议论的热闹之极,说的是口沫悬飞,把肚子里埋藏了一年的馋虫都给勾起来了,可一转眼,所有人才发现,他们热火朝天的说的口干舌燥,可猪在哪儿呢?

    没有猪,他们的刀磨的再快,也没用。

    没有猪,他们说的在起劲,最后晚上也只能喝野菜粥……

    总之,梦想很丰富,但事实总是和梦想有点距离。有时候,这个距离会让人变得沮丧。

    除了宋汉章代表的国行成员,其他商业银行的经理,董事们都是衣服大眼瞪小眼的架势。曹锟缺钱,要是送上门去,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除非曹锟求上门来,才能狠狠的敲诈曹锟一大笔。

    可曹锟虽然傻,一多半是装出来的。

    真要是傻的没救的角色,也不可能当上大总统?

    把曹锟比喻成一头凶恶的野兽,虽说有些丑化了,但是民国时期的政客,没有几个人是吃素的。没有一点侵略性,在如此汹涌的政坛之内,一个浪潮席卷过来。就会被吞噬。

    小银行的代表,带着来的是眼睛和耳朵。

    能够在这样规格开口说话的人,都是有资格定调子,决定最终取舍的人物。至少在银行界中。是那种不容忽视的人物。张镇芳的眼神扫视了一圈之后,不由的忍不住心头哀叹,原本他的盐业银行坐镇北方,是最有机会吃这一口的。可惜啊!他太强势,曹锟欺负谁。也不敢欺负到他的头上。

    而且张镇芳的儿子张伯驹,也不是默默无名的人物。

    作为民国初年的四大公子,张伯驹可是和他的表兄袁克定,袁克文并列的四大公子之一的人物。

    再看王郅隆。

    这位就是押错了宝,而且作为一个商人,最忌讳的就是在政坛陷入的太深。而这些错误,都在王郅隆的身上被一一印证了,‘段系’的烙印,说什么这辈子都洗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