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河北洺州人,万里迢迢来了这黄草泊为国戍边,结果家乡反倒被这帮子夏人给夺了。如此国仇家恨,可现在见了仇人,非但不能奋战报仇,反倒要一箭不发就把城池拱手让人,简直是耻辱!
但他旁边的士兵们就没这么苦大仇深了,根据真金与夏人达成的协议,他们若是不想继续从军,可以就地解散成为民户。既不用出生入死了,又能领到土地,这不比给元人卖命强多了?
这时,周安宁下属的第四营呼啸而至,士兵们迅速在城西排出了整齐的队列,崭新的长矢步枪持在胸前,刺刀映着阳光闪闪发亮,六门小炮一字排开,炮口就对准了城门。
看到这副景象,元将心中大震。他看看对面整齐而坚毅的夏兵,又看看自家全无战心的元兵,终于还是认清了形势,叹道:“罢了,就按你们说的来吧。”
于是,双方最后也没起什么冲突,华夏军围城转了一圈,就回到了营地中,而元军回城默默收拾起了行装。
城中本有三千多元军,经过一番整顿,最后竟有两千人不愿西行,就此成了天山郡黄草县的居民。两天后,剩余的元军从黄草泊城中不情愿地撤了出来,向西前往松关。太和旅留下两个连进驻这座城池,其余部队跟着元军西进,移民们也跟上。
第一天无事,第二天这支混合部队进入了一处山谷之中。这个山谷尚不是真正的松关,左右两侧的山相距好几公里,中央有河,河畔有元军修建的道路,并不危险。
他们又走了两天,才见山势收窄,在窄口处见到了一座小型关城。文官继续上前与驻军交涉,他们也如约从关城中撤离,跟着黄草泊的元军一同西行。
太和旅又留下一个连驻守这座关城,然后继续出发。过了关城,就进入了山中,道路开始艰难起来,等到好不容易翻过了山,又一座湖泊出现在眼前。
此湖高耸于山岭之上,被当地人称作天池(也就是后世的赛里木湖)。此湖又曰“净海”,因湖水清澈见底而得名,甚至太清澈了些,湖里连条鱼都没有,正应了“水至清而无鱼”——实际上倒不是因为水清,而是因为地理封闭,此湖与外界没有水系沟通,也根本就没鱼能进来。
天池水矿物质含量严重超标,饮用起来苦涩无比,但周遭有草可以放牧,多少也算是个好地方。湖东有一道山岭侵入湖中,岸边只有一条狭窄道路可行,元军在此又设了一个关城。太和旅还是如法炮制,请出里面的元军,换上自己人,然后继续西行。
沿着湖岸又走了一天,他们才终于抵达了真正的松关。
这一路走来已不容易,而真正的松关要比之前的险途加起来还要更为险峻,两旁山岭高耸,山间道路狭窄,看过去触目惊心。太和旅到了此地终于完全戒备了起来,将随行的山地步兵放了出去,在沿途山中搜索可能存在的伏兵。
除此之外,他们还派出了几个小队的骑兵沿道路先行探过去,然后把士兵和移民辎重编成混合小队,一点点警戒着进入山中。
松关一带是整个西域地区最湿润的区域之一,山中有不少难得一见的森林。饶是如此,这些稀疏矮树对于辽东出身的山地步兵来说依然不值一提,如鱼得水地在林间穿行着,侦察可能的伏兵。
不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伏兵,山间道路被元军整修过,状况也还可以,即使最窄处也足够两辆车并行,走起来还算顺畅了。
摸清楚路况后,整个车队加快了速度,一鼓作气,在当日穿过山道,来到了松关南口。
松关南口的关城是当初察合台汗国修建的,以石材砌成,更类似西域风格。出了这个关城后,视野豁然开朗,山势逐渐下降,形成了一大片平坦的山坡。坡上有一条大河和数条小河流经,潺潺向南流去,而在河流指向的山下平原中,大片平整的农田出现在了大地上。
“煞是个好地方啊!”沈元正吸了一口带着土味的空气,感慨道。
这一路走来,此地堪称水土最佳之所了,甚至和中原风貌都有得一比。
但他旁边的士兵们就没这么苦大仇深了,根据真金与夏人达成的协议,他们若是不想继续从军,可以就地解散成为民户。既不用出生入死了,又能领到土地,这不比给元人卖命强多了?
这时,周安宁下属的第四营呼啸而至,士兵们迅速在城西排出了整齐的队列,崭新的长矢步枪持在胸前,刺刀映着阳光闪闪发亮,六门小炮一字排开,炮口就对准了城门。
看到这副景象,元将心中大震。他看看对面整齐而坚毅的夏兵,又看看自家全无战心的元兵,终于还是认清了形势,叹道:“罢了,就按你们说的来吧。”
于是,双方最后也没起什么冲突,华夏军围城转了一圈,就回到了营地中,而元军回城默默收拾起了行装。
城中本有三千多元军,经过一番整顿,最后竟有两千人不愿西行,就此成了天山郡黄草县的居民。两天后,剩余的元军从黄草泊城中不情愿地撤了出来,向西前往松关。太和旅留下两个连进驻这座城池,其余部队跟着元军西进,移民们也跟上。
第一天无事,第二天这支混合部队进入了一处山谷之中。这个山谷尚不是真正的松关,左右两侧的山相距好几公里,中央有河,河畔有元军修建的道路,并不危险。
他们又走了两天,才见山势收窄,在窄口处见到了一座小型关城。文官继续上前与驻军交涉,他们也如约从关城中撤离,跟着黄草泊的元军一同西行。
太和旅又留下一个连驻守这座关城,然后继续出发。过了关城,就进入了山中,道路开始艰难起来,等到好不容易翻过了山,又一座湖泊出现在眼前。
此湖高耸于山岭之上,被当地人称作天池(也就是后世的赛里木湖)。此湖又曰“净海”,因湖水清澈见底而得名,甚至太清澈了些,湖里连条鱼都没有,正应了“水至清而无鱼”——实际上倒不是因为水清,而是因为地理封闭,此湖与外界没有水系沟通,也根本就没鱼能进来。
天池水矿物质含量严重超标,饮用起来苦涩无比,但周遭有草可以放牧,多少也算是个好地方。湖东有一道山岭侵入湖中,岸边只有一条狭窄道路可行,元军在此又设了一个关城。太和旅还是如法炮制,请出里面的元军,换上自己人,然后继续西行。
沿着湖岸又走了一天,他们才终于抵达了真正的松关。
这一路走来已不容易,而真正的松关要比之前的险途加起来还要更为险峻,两旁山岭高耸,山间道路狭窄,看过去触目惊心。太和旅到了此地终于完全戒备了起来,将随行的山地步兵放了出去,在沿途山中搜索可能存在的伏兵。
除此之外,他们还派出了几个小队的骑兵沿道路先行探过去,然后把士兵和移民辎重编成混合小队,一点点警戒着进入山中。
松关一带是整个西域地区最湿润的区域之一,山中有不少难得一见的森林。饶是如此,这些稀疏矮树对于辽东出身的山地步兵来说依然不值一提,如鱼得水地在林间穿行着,侦察可能的伏兵。
不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伏兵,山间道路被元军整修过,状况也还可以,即使最窄处也足够两辆车并行,走起来还算顺畅了。
摸清楚路况后,整个车队加快了速度,一鼓作气,在当日穿过山道,来到了松关南口。
松关南口的关城是当初察合台汗国修建的,以石材砌成,更类似西域风格。出了这个关城后,视野豁然开朗,山势逐渐下降,形成了一大片平坦的山坡。坡上有一条大河和数条小河流经,潺潺向南流去,而在河流指向的山下平原中,大片平整的农田出现在了大地上。
“煞是个好地方啊!”沈元正吸了一口带着土味的空气,感慨道。
这一路走来,此地堪称水土最佳之所了,甚至和中原风貌都有得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