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正如苏宁所说,诸子百家之学中,真正对于现时代有意义的,对于大唐最有意义的,也不过是儒墨道法兵纵横几家而已,其余的要不就是专攻学术,要不就是不符合当今大唐所需要的,而大唐所需要的,就是那么多,根据大唐所需要的来学习,正是所谓术业有专攻。
那么,到底应该学哪些呢?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会让我更有成就?或许说,什么样的知识,会更让我觉得兴致盎然呢?李泰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所以不能贸然做出决断,于是李泰说道:“老师所言学生以为甚是,但是学生并未接触过百家之学,所以,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学哪些比较好,老师能否更细致的解释一下儒墨道法兵纵横六家的内容呢?”
苏宁点点头:“这倒也是应该的,多了解一些,总比盲人摸象好,首先就是目前最有条件的,运行最成功的纵横家,所谓纵横家,也就是外交家,出使他国,为大唐争取最大利益,打败了别国,谈判的时候也要逼迫别国签订有利于大唐的条约;敌人大军压境,我方处于不利的状态,纵横传人就要出使敌军,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敌军撤退;成为细作,潜伏于敌人内部,时时刻刻准备给敌人最后一击,这也是纵横传人需要学习的,你觉得如何?”
李泰深思了一下,摇摇头:“我是王爵,无论如何,父亲也不会答应我身犯险境,我一旦身犯险境,整个朝堂都会乱做一锅粥,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我都不适合成为一个纵横家,这个。就不行了。”
苏宁点点头,并没有因为李泰的拒绝而生气,相反,苏宁觉得李泰的思虑很周全,他又不至于成为著名的战国四君子那样的人物,身为王族还要亲犯险境,朝堂上那一关就过不去。更别说其他的了,所以不做纵横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苏宁接着说到:“那也可以,不做纵横家,还有法家,所谓法家。就是注重以法治国,注重到六亲不认的地步,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就着这个样子,从商鞅变法来看。法家学术非常适合于处于濒危情况的弱国,比如秦国和韩国,商鞅和申不害就是通过变法让秦国和韩国强大起来。
但是秦国在失败之后,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法家是乱世之术,治世当中采取刚强的法家,而且不用法家世人平等的思想,只是采取针对普通民众的严苛法律。最终逼反了天下百姓,大秦覆亡,这是法家的缺憾,时至今日,法家对于大唐的意义就是在刑部,以严刑峻法惩治犯罪之人,打击贪官污吏。把主要矛头对准官员,而非百姓,这才是大唐的法家,你觉得如何?”
李泰这一次拒绝的比较快速:“到底我还是王爵。有些事情我可以做,有些事情我不能做,这惩治官员,是父亲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我做的事情,所以,法家我也不能学。”
苏宁点头:“这倒也是,那么你再看看道家,所谓道家,其实就是单纯的学术,孔子还曾经跟随老子学习过,就是学习老子的学术,到家可以说是一个很单纯的学术门派,虽然道家之术往往只在开国初年被应用在治国上,但是影响非常深远,只是伴随着大唐的发展,道家之术的意义只在于学术上,而非政务上,要想再次回归到政务上,起码也要好几百年,你愿意学习吗?”
李泰有些吃惊,好几百年?你能看到那么远?但是联想到李二陛下对苏宁的推崇,李泰觉得苏宁不会空口说大话,这里头一定有苏宁自己的理由,所以到头来,李泰还是相信了苏宁的话,于是李泰拒绝了学习道家之术:“这样一来,和我学习儒家之学并没有什么区别,我学习儒家也是喜欢学术,并非是政务。”
苏宁点点头说道:“很好,那么最后,儒家就不说了,兵家呢,你有兴趣吗?若是有的话,我相信陛下并不介意将你送入军事大学学习兵法,和未来大唐的将军们一起朝夕相处,经历惨无人道的训练和磨砺,成为一个坚强的战士,为大唐献出最后一滴血。”
李泰圆圆的脑袋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然后露出了尴尬的笑容:“老师你看我这个体格,就知道,我也就能在学术上有些成就,这要是放在战场上,嗯,我想父亲也不会让我上战场,所以,兵家还是算了吧……”
苏宁也知道李泰的回答,然后笑道:“如此看来,适合你学习的,也只剩下最后一个,墨家之术了。”
李泰皱了皱眉头,说道:“可是世人解疑此为奇技淫巧,是投机取巧之术,为正道人士所不齿,这一点,老师难道不明白吗?貌似老师很推崇墨家之术,哦,老师不是儒家,这倒也说得过去,但是如今还是儒道大昌,纵横之术也就算了,不是奇技淫巧,而墨家却是奇技淫巧啊!”
苏宁很严肃的说道:“青雀,我问你,你要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你可以用两种方法去做,一种方法需要一个时辰就可以做完,另一种方法你要用两个时辰才能做完,一种方法只要很轻松的就可以做成了,而另一种方法会将你累的半死,你会选择哪一种?”
李泰张嘴就要回答,但是终究还是沉默了,要是选择第一种方法吧,有悖他讨厌奇技淫巧的理念,要说用第二种方法吧,确实累人,而且还要浪费更多的时间,让他累死累活的干一件事情干两个时辰,还不如杀了他比较好,所以李泰陷入了沉默和纠结,一方面是学术理念,一方面是自我意识,这个东西,该如何选择?
苏宁看着李泰的表现,知道了李泰在想这些什么,于是笑道:“你是不是在想着,一方面你确实不愿意浪费那么多时间去做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但是一方面你又不希望以奇技淫巧之术坏了你的理念。是不是这样?”
李泰面色变换数次,点了头:“正是如此,师尊,这样,我该如何做?”
苏宁叹了口气说道:“你一直以来只听着儒家学说宣扬任何工巧之术都是奇技淫巧,任何有助于节省力气的事物都是导致懒惰的源泉,儒家学说厌恶这些工巧之物也就是因为害怕这些东西会让人民变得懒惰。出发用意是好的,但是时至今日,这个说法确实已经不合时宜了,他们已经过时了!俗话说与时俱进,才能符合现实今日的发展,如今我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大唐人口稀少,土地众多,若是不使用效率高的新式农具,很显然是不和时宜的,那会把百姓累死在田地里面,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但是有了农具,这一切就不一样了,最早的时候,我们的先祖耕种田地都是以刀耕火种之法,效率低下,出产甚少,所以才有了最后农具的诞生,农具最初是要用来干什么而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节省力气。提高效率。
那么,到底应该学哪些呢?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会让我更有成就?或许说,什么样的知识,会更让我觉得兴致盎然呢?李泰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所以不能贸然做出决断,于是李泰说道:“老师所言学生以为甚是,但是学生并未接触过百家之学,所以,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学哪些比较好,老师能否更细致的解释一下儒墨道法兵纵横六家的内容呢?”
苏宁点点头:“这倒也是应该的,多了解一些,总比盲人摸象好,首先就是目前最有条件的,运行最成功的纵横家,所谓纵横家,也就是外交家,出使他国,为大唐争取最大利益,打败了别国,谈判的时候也要逼迫别国签订有利于大唐的条约;敌人大军压境,我方处于不利的状态,纵横传人就要出使敌军,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敌军撤退;成为细作,潜伏于敌人内部,时时刻刻准备给敌人最后一击,这也是纵横传人需要学习的,你觉得如何?”
李泰深思了一下,摇摇头:“我是王爵,无论如何,父亲也不会答应我身犯险境,我一旦身犯险境,整个朝堂都会乱做一锅粥,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我都不适合成为一个纵横家,这个。就不行了。”
苏宁点点头,并没有因为李泰的拒绝而生气,相反,苏宁觉得李泰的思虑很周全,他又不至于成为著名的战国四君子那样的人物,身为王族还要亲犯险境,朝堂上那一关就过不去。更别说其他的了,所以不做纵横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苏宁接着说到:“那也可以,不做纵横家,还有法家,所谓法家。就是注重以法治国,注重到六亲不认的地步,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就着这个样子,从商鞅变法来看。法家学术非常适合于处于濒危情况的弱国,比如秦国和韩国,商鞅和申不害就是通过变法让秦国和韩国强大起来。
但是秦国在失败之后,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法家是乱世之术,治世当中采取刚强的法家,而且不用法家世人平等的思想,只是采取针对普通民众的严苛法律。最终逼反了天下百姓,大秦覆亡,这是法家的缺憾,时至今日,法家对于大唐的意义就是在刑部,以严刑峻法惩治犯罪之人,打击贪官污吏。把主要矛头对准官员,而非百姓,这才是大唐的法家,你觉得如何?”
李泰这一次拒绝的比较快速:“到底我还是王爵。有些事情我可以做,有些事情我不能做,这惩治官员,是父亲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我做的事情,所以,法家我也不能学。”
苏宁点头:“这倒也是,那么你再看看道家,所谓道家,其实就是单纯的学术,孔子还曾经跟随老子学习过,就是学习老子的学术,到家可以说是一个很单纯的学术门派,虽然道家之术往往只在开国初年被应用在治国上,但是影响非常深远,只是伴随着大唐的发展,道家之术的意义只在于学术上,而非政务上,要想再次回归到政务上,起码也要好几百年,你愿意学习吗?”
李泰有些吃惊,好几百年?你能看到那么远?但是联想到李二陛下对苏宁的推崇,李泰觉得苏宁不会空口说大话,这里头一定有苏宁自己的理由,所以到头来,李泰还是相信了苏宁的话,于是李泰拒绝了学习道家之术:“这样一来,和我学习儒家之学并没有什么区别,我学习儒家也是喜欢学术,并非是政务。”
苏宁点点头说道:“很好,那么最后,儒家就不说了,兵家呢,你有兴趣吗?若是有的话,我相信陛下并不介意将你送入军事大学学习兵法,和未来大唐的将军们一起朝夕相处,经历惨无人道的训练和磨砺,成为一个坚强的战士,为大唐献出最后一滴血。”
李泰圆圆的脑袋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然后露出了尴尬的笑容:“老师你看我这个体格,就知道,我也就能在学术上有些成就,这要是放在战场上,嗯,我想父亲也不会让我上战场,所以,兵家还是算了吧……”
苏宁也知道李泰的回答,然后笑道:“如此看来,适合你学习的,也只剩下最后一个,墨家之术了。”
李泰皱了皱眉头,说道:“可是世人解疑此为奇技淫巧,是投机取巧之术,为正道人士所不齿,这一点,老师难道不明白吗?貌似老师很推崇墨家之术,哦,老师不是儒家,这倒也说得过去,但是如今还是儒道大昌,纵横之术也就算了,不是奇技淫巧,而墨家却是奇技淫巧啊!”
苏宁很严肃的说道:“青雀,我问你,你要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你可以用两种方法去做,一种方法需要一个时辰就可以做完,另一种方法你要用两个时辰才能做完,一种方法只要很轻松的就可以做成了,而另一种方法会将你累的半死,你会选择哪一种?”
李泰张嘴就要回答,但是终究还是沉默了,要是选择第一种方法吧,有悖他讨厌奇技淫巧的理念,要说用第二种方法吧,确实累人,而且还要浪费更多的时间,让他累死累活的干一件事情干两个时辰,还不如杀了他比较好,所以李泰陷入了沉默和纠结,一方面是学术理念,一方面是自我意识,这个东西,该如何选择?
苏宁看着李泰的表现,知道了李泰在想这些什么,于是笑道:“你是不是在想着,一方面你确实不愿意浪费那么多时间去做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但是一方面你又不希望以奇技淫巧之术坏了你的理念。是不是这样?”
李泰面色变换数次,点了头:“正是如此,师尊,这样,我该如何做?”
苏宁叹了口气说道:“你一直以来只听着儒家学说宣扬任何工巧之术都是奇技淫巧,任何有助于节省力气的事物都是导致懒惰的源泉,儒家学说厌恶这些工巧之物也就是因为害怕这些东西会让人民变得懒惰。出发用意是好的,但是时至今日,这个说法确实已经不合时宜了,他们已经过时了!俗话说与时俱进,才能符合现实今日的发展,如今我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大唐人口稀少,土地众多,若是不使用效率高的新式农具,很显然是不和时宜的,那会把百姓累死在田地里面,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但是有了农具,这一切就不一样了,最早的时候,我们的先祖耕种田地都是以刀耕火种之法,效率低下,出产甚少,所以才有了最后农具的诞生,农具最初是要用来干什么而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节省力气。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