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翰被斩首示众,就在沈州军寨大营里,赵桓并没有围观砍头的兴致。

    他听到了军寨中的大声叫好的声音,略微有些惆怅。

    “过去大宋在重文轻武的路上越走越远,现在朕这样算不算矫枉过正?后世之人,会不会说朕穷兵黩武?”赵桓皱着眉头看着大宋军寨里,大宋的军卒对战阵的渴望,写在了脸上。

    秦朝硕大的王朝崩塌,固然有赵高乱政之嫌疑,但是未尝没有频繁动武,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加速。

    汉武帝轮胎罪己诏,也是频频动武,南征北战,百姓生活变得艰难。

    隋朝怎么亡的?

    把几辈子干的事,想一辈子干完,操之过急又薄情寡恩的隋炀帝,最后被天下人所弃。

    赵桓看着好战的大宋军卒,心里泛起了一些担忧。

    “臣以为,官家做得对。”赵英端了一大堆的札子,看着长吁短叹的官家说道。

    赵桓用鼻子发出了哼声,从摇椅上,坐了起来说道“馋臣。”

    赵英笑着说道“臣这不是谗言,臣这是有理由的。做决策这种事,谁都不知道后果到底会怎么样,但是面对眼下局势,官家做的这些决定,是正确的,那就可以了。”

    “就你会说。”赵桓坐了起来,拿起了一本札子,翻了两眼,扔进了垃圾分类,这本札子是扬州知府上的问安的札子。

    “这些家伙一天到晚就知道问安,一句正话都没有。兜不住的时候才会说!出事就是大事!”赵桓又拿起了一本札子,这次是范汝为的札子,同样是问安。

    “朕好好的,需要他们问?”赵桓气不打一处来。

    他发现了朝臣们做事的风格,就是什么事都瞒着皇帝,自己兜着,兜着兜着,就把事情兜成了大事,弄的一发不可收拾。

    假大空,毫无实际内容。

    不管是宋江的梁山水泊,还是方腊百万义军,不都是如此兜出来的?这些朝臣们的札子,还不如各地的县尉们上的风闻录有用。

    至少苏州县尉们的风闻录还写了近日大雨滂沱,恐有险情。

    “这是臣子们在为官家分忧呀,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官家事必躬亲,还要他们有什么用。”赵英也是无奈,他做的这个分类架,就属垃圾筐最大,就这每天还要装满。

    “宗相公的札子,官家。”赵英将宗泽写的一封札子递给了赵桓,赵桓看了几眼,脸色终于变的凝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