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灰蒙蒙的,下起了细雨,盛夏已经过去,秋天的雨缠缠绵绵的,透着彻骨的寒冷。几架马车停在了宣武门外,马车上的人下了车,等到禁卫验明正身之后这才放行。马上就有几把伞撑在头顶上。南安王高思好看了一眼一边的高湝和高绰,作了一揖:“任城王兄安好,南阳王安好……”高湝和高绰朝着高思好微微点头,互相寒暄问候了一番后,不约而同的排成一列,在宫人的指引下前往宣室殿。
这里面高绰的辈分是最低的,走的稍稍靠后一些,默默的听两个王叔谈天。
高思好一路喋喋不休:“……我刚刚落脚,陛下敕封的诏书就下来了,惊的我呀……屁颠屁颠的往这儿赶,隆恩浩荡,这谢恩的事真是一丝也不敢怠慢……”、“我本以为这次伴驾只是来蹭蹭热闹而已,却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封我为大将军,也是意外之喜……”
……高湝默默的听着,微笑不语。这次总共有三位亲王伴驾,三个都得封高位,高湝被封为太傅,高思好则为大将军,高绰调入了大理寺……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王族宗室子弟被调入禁军之中任职,宗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用。这让宗王们脸上都有了喜气,纷纷表示力挺朝廷。
一向沉静寡言的高湝,因为这一年多来的仕途顺利,焕发了第二春,成为朝野炙手可热的大臣。高思好一边攀谈,一边流露处交好之意,高湝并没有给出明确态度,扭头看向故意拉下他们半步的高湝,笑眯眯道:“仁通终于初次打理朝务,感受如何?”
高思好这才发现自己无心之中冷落了南阳王。南阳王高绰与当今天子同一日降生,本来他才是长兄,但是却因为生母太过卑贱而贬为次子。此前一直默默无闻,不知道为什么皇帝这次巡狩将他也带上了。虽然价值地位都不如任城王,但是也是值得结交一番的对象,说不定那一天可以成为一大助力……
高绰长得十分俊秀,一身得体低调的王服,举手投足都是儒雅风流的贵公子的做派。此时听得王叔询问,他微微欠身,苦笑一声道:“……不瞒王叔说,陛下这一道圣谕打了侄儿一个措手不及……我就是一个闲散藩王,那里管的来这种事情……”高思好细细听来,竟都是些诉苦之言。这让高湝准备好了的勉励话语到了嘴边,却怎么也吐不出来了,高湝深深地看了高绰一眼,意有所指道:“陛下将大任委托给你便是信重于你,你只需要好好干,不辜负陛下的信重就是了,其他的不需要有什么顾忌,陛下不是心胸狭隘之人……”
这番话连敲带打,让高绰也红了脸,只得低头听王叔训示。高思好又不是高绰的正牌王叔,没有这个义务替他解围,一路听着高湝教育子侄,一边笑眯眯的看风景,但暗地里却是暗暗审视高绰。
高绰表现出来脾气似乎有些太过胆怯懦弱了,可是与他残酷暴虐的恶名丝毫不挂钩呀……
难道是传言不符?高思好将疑惑埋在了心里,忽然停下了脚步,回身笑道:“行了,到了,你们的嘴也该消停了吧?”眼前便是宣室殿的大门。
换下了雨具,皇帝的贴身内侍出来说:“陛下正在听国子寺的博士授课,还请几位稍等……”
高思好上前问道:“不知是那位先生得了陛下青眼?”
小内侍侧身看了看殿内,小声道:“是颜之推,前个月,可是得了陛下‘博学鸿儒’的称赞,一直给陛下讲经……”高思好和高湝等人本身也是学识渊博的人,一听便来了兴趣,“敢问今日颜博士讲的是什么?”
小内侍答道:“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三人随后到偏殿等候。
正殿内温暖如春,颜之推跪坐在御榻下方三丈远的地方,手捧书籍,深情并茂的讲解经意。皇帝半卧在靠枕上,屈着一条腿,浓密的鸦黑长发散披,宽松的白袍露出小半片胸腹,显得很是随性。皇帝那一对凤眼微微眯起。不可否认,颜之推的水平很高,讲解也十分深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似乎越来越没有听下去的兴致,好不容易等到颜之推讲完,高纬便道:“上个月,爱卿所讲的《左传》十分精到,但是今日……”高纬顿了一下,轻轻摇头道:“并不是十分合朕的心意……”
若是换作别人听到皇帝这个评价早就惶恐不安了,但是颜之推不一样,依旧是十分镇定,问道:“请问陛下对什么内容不满意?”高纬最讨厌上下级互猜心思,大多时候说话都很直接,于是道:“朕对于已经过去的那些风云变幻并不感兴趣,朕想要听的,是古今帝王的治国御下之术,爱卿可否与朕分说一二?”
李世民之所以说以史为鉴,在高纬的理解看来,是因为历史有惊人的轮回性和重复性,就像车轮一般。不管是谁,都可以在史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
史书就是任成功者粉饰的小姑娘,去掉真真假假的故事,剩下来可供揣摩思考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
高纬之所以爱听博士讲史,就是为了学习纵横捭阖的帝王心术。
可是今日,他并没有太多的收获,心里有些小失望。
这里面高绰的辈分是最低的,走的稍稍靠后一些,默默的听两个王叔谈天。
高思好一路喋喋不休:“……我刚刚落脚,陛下敕封的诏书就下来了,惊的我呀……屁颠屁颠的往这儿赶,隆恩浩荡,这谢恩的事真是一丝也不敢怠慢……”、“我本以为这次伴驾只是来蹭蹭热闹而已,却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封我为大将军,也是意外之喜……”
……高湝默默的听着,微笑不语。这次总共有三位亲王伴驾,三个都得封高位,高湝被封为太傅,高思好则为大将军,高绰调入了大理寺……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王族宗室子弟被调入禁军之中任职,宗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用。这让宗王们脸上都有了喜气,纷纷表示力挺朝廷。
一向沉静寡言的高湝,因为这一年多来的仕途顺利,焕发了第二春,成为朝野炙手可热的大臣。高思好一边攀谈,一边流露处交好之意,高湝并没有给出明确态度,扭头看向故意拉下他们半步的高湝,笑眯眯道:“仁通终于初次打理朝务,感受如何?”
高思好这才发现自己无心之中冷落了南阳王。南阳王高绰与当今天子同一日降生,本来他才是长兄,但是却因为生母太过卑贱而贬为次子。此前一直默默无闻,不知道为什么皇帝这次巡狩将他也带上了。虽然价值地位都不如任城王,但是也是值得结交一番的对象,说不定那一天可以成为一大助力……
高绰长得十分俊秀,一身得体低调的王服,举手投足都是儒雅风流的贵公子的做派。此时听得王叔询问,他微微欠身,苦笑一声道:“……不瞒王叔说,陛下这一道圣谕打了侄儿一个措手不及……我就是一个闲散藩王,那里管的来这种事情……”高思好细细听来,竟都是些诉苦之言。这让高湝准备好了的勉励话语到了嘴边,却怎么也吐不出来了,高湝深深地看了高绰一眼,意有所指道:“陛下将大任委托给你便是信重于你,你只需要好好干,不辜负陛下的信重就是了,其他的不需要有什么顾忌,陛下不是心胸狭隘之人……”
这番话连敲带打,让高绰也红了脸,只得低头听王叔训示。高思好又不是高绰的正牌王叔,没有这个义务替他解围,一路听着高湝教育子侄,一边笑眯眯的看风景,但暗地里却是暗暗审视高绰。
高绰表现出来脾气似乎有些太过胆怯懦弱了,可是与他残酷暴虐的恶名丝毫不挂钩呀……
难道是传言不符?高思好将疑惑埋在了心里,忽然停下了脚步,回身笑道:“行了,到了,你们的嘴也该消停了吧?”眼前便是宣室殿的大门。
换下了雨具,皇帝的贴身内侍出来说:“陛下正在听国子寺的博士授课,还请几位稍等……”
高思好上前问道:“不知是那位先生得了陛下青眼?”
小内侍侧身看了看殿内,小声道:“是颜之推,前个月,可是得了陛下‘博学鸿儒’的称赞,一直给陛下讲经……”高思好和高湝等人本身也是学识渊博的人,一听便来了兴趣,“敢问今日颜博士讲的是什么?”
小内侍答道:“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三人随后到偏殿等候。
正殿内温暖如春,颜之推跪坐在御榻下方三丈远的地方,手捧书籍,深情并茂的讲解经意。皇帝半卧在靠枕上,屈着一条腿,浓密的鸦黑长发散披,宽松的白袍露出小半片胸腹,显得很是随性。皇帝那一对凤眼微微眯起。不可否认,颜之推的水平很高,讲解也十分深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似乎越来越没有听下去的兴致,好不容易等到颜之推讲完,高纬便道:“上个月,爱卿所讲的《左传》十分精到,但是今日……”高纬顿了一下,轻轻摇头道:“并不是十分合朕的心意……”
若是换作别人听到皇帝这个评价早就惶恐不安了,但是颜之推不一样,依旧是十分镇定,问道:“请问陛下对什么内容不满意?”高纬最讨厌上下级互猜心思,大多时候说话都很直接,于是道:“朕对于已经过去的那些风云变幻并不感兴趣,朕想要听的,是古今帝王的治国御下之术,爱卿可否与朕分说一二?”
李世民之所以说以史为鉴,在高纬的理解看来,是因为历史有惊人的轮回性和重复性,就像车轮一般。不管是谁,都可以在史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
史书就是任成功者粉饰的小姑娘,去掉真真假假的故事,剩下来可供揣摩思考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
高纬之所以爱听博士讲史,就是为了学习纵横捭阖的帝王心术。
可是今日,他并没有太多的收获,心里有些小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