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杀鸡儆猴

    中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也是研究员,既然是研究员那就得有个研究项目。

    令乔伟倍感意外的是,田大教授一进中纪委就像换了个人似地,不但一反常态的申请了科研项目,而且题目大的惊人,居然是《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

    真要是像国家监察学院的洪副院长那样,一心一意研究制度反腐也就罢了。申请这么个项目,不是明摆着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饭碗吗?

    可这样的怪事,居然得到了一大批人的支持。不但国家监察学院的洪副院长加入了这个团队,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科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的十几位知名的马列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参与了进来。真不知道将来研究出点什么成果,这个名该怎么署。

    “……南巡讲话过去十来年了,经济上的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腐败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绝不能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来一言蔽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体制跟不上,那这些问题就会一点一点的沉积下来,最后将会走进一条死胡同。

    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一旦积重难返,再想回头可就难了!这一点,从小平同志力挽狂澜的南巡讲话中就能看出,仅仅十九月不提改革,在京城说话都没人听了,不得不到南方发表讲话,甚至还招到了当时的真理追求、当代思潮、《求是》、高教战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一致批评。”

    当前形势一片大好,就算去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非典,gdp还保持着强劲的增速。中国经济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连民间都出现了《中国可以说不》的呼声。田大教授这样的话,以及他那些志同道合的学者们发出的声音,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杂音,听上去是那么的刺耳。

    可以想象,这样的项目申请很难得到中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的支持。田大教授此行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走走乔伟的后门,看能不能申请一笔科研资金。

    一百多万倒没什么问题,可这个项目一旦展开后,以田大教授为首的这一小撮人,不但要下去调研,而且还要求共享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社科院等单位的数据,这就让乔伟很是为难了。

    看着乔伟那副犹豫不决的样子,田文建接着说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乔主任,您想想,真要是走到改革开放难以为继的那一天,我们且不说到时候有没有人能够再来一次南巡,就是算真有一次南巡,那这个南巡又能起作用?

    不是进就是退,不是左就是右,永远就这么周而复始,陷入一个接一个的恶性循环,我们最终还会走到那一步,还会需要第三次,甚至第四南巡。而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毕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再也没有第二个有那个威信,能够力挽狂澜的伟人了。”

    经济发展快,那是沾了人口红利的光。再过十来年,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人口红利将不复存在,经济发展必然会陷入低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出了问题,社会也就会发生动荡。

    更何况现在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苗头,官员腐败更是层出不穷,这都是隐患,如果再不加以重视,的确会出现问题。乔伟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屁股决定脑袋,他只是一个中办副主任,就算想解决也有心而无力呀。

    事实上田文建也没指望现在的他能解决什么问题,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提醒他,或者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好让他将来走上高位时能重视这些问题。

    乔伟并没有让他失望,沉思了片刻后,突然说道:“经费我来想办法,调研我也会安排。不过其他单位的数据,还得你自己想办法。对了……你不是跟国资委的胡主任有点交情吗?他跟吴大师的关系那么好,想拿到第一手的数据还不是小菜一碟?”

    “你不说我还真给忘了,恩,这事就得找他。”

    乔伟微微的点了下头,突然话锋一转,满面笑容的说道:“都说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今天我算是见识了。真没想到你这么个哈佛哲学博士,居然能从头开始,研究起了经济学和政治学。”

    “其实也没什么。”

    田大教授长叹了一口气,倍感无奈地苦笑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政治道德决定了社会道德,在这么个大环境下,如果再刻意强调什么个人道德,那就真成缘木求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