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完伊万里湾港的造船工坊后,政良又登上几艘水军的关船,然后来到了伊万里湾中的福岛以及鹰岛之上。

    在这两处离岸的岛屿上,都分别建立了大片盐场。站在盐田当中,一阵海风夹杂着春天的味道扑面而来。盐田里,此时晒盐似已完毕,现在人影稀疏,只留下一大片的暗白色盐粒留在了盐田当中。

    “平次,我看盐场可以开放给领民来经营了。”看着在盐场旁边正在修筑过滤堤的几个工人,政良对着陪伴在身边的东乡平次说道。

    “主公,您这是?”东乡平次有点弄不明白了。目前罗氏家的领地中一共有五处盐场,其中肥前国有三个盐场,筑后国与肥后国也各有一个盐场。在内政阁的管理下,这些盐场都被经营得好好的,为何主公政良却突然要将它们转交给领民自己来经营呢。

    东乡平次当然不明白政良的用意了。政良这样做的目的是削减罗氏家各种机构的人员数量,保证这些机构人员的精简,避免随着时间的流动,这些机构人员会染上官场色彩,从而成为消耗内部资源的蛀虫。

    当初之所以要将盐场完全控制在罗氏家的手中,为的是避免被敌对势力利用起来对付罗氏家,从而导致罗氏家领地内出现缺盐的情况。但是随着罗氏家势力的不断扩大,领地内各种监督机构、内政机构、商业体系等的完善,罗氏家已经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即便出现了,也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将这一份资源释放到民间。然后让民间的财富来推动这些资源的再发展?随着罗氏家有关促进商业发展的法度的推广。现在领地内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从事领地内部商业的领民了。这些人相比起逐渐失去生气的内政阁盐场经营官员而言,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经营这些盐场,毕竟盐场的收入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啊。这种办法,既能避免内部的不良消耗,又能促进领地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面对着东乡平次的不解,政良却是说道:“内政阁只保留雪盐的制作工坊就可以了,而且雪盐工坊的规模还要再扩大一倍。”

    “是。”相比起粗盐盐场。实际上雪盐才是收入的大头,现在的雪盐在满足领地自身的需要的同时,还外销到了罗氏家领地之外,甚至还通过明国走私商人贩卖到了明国。

    “至于粗盐盐场,先由内政阁根据肥前、筑后、肥后三地的情况拟定一份可以建设盐场的地点名单,在给我审核后,再向领地中散发可以前来购买盐场建设许可的消息。”政良的这种方法已经有点类似于目前明国实行的“盐引”了。

    “那盐场的建设以及工人的聘请都由那些购买了许可凭状的领民们自行负责?”东乡平次此时已经有点明白政良的用意了。

    “不错,内政阁可以向他们提供晒制粗盐的指导,但是诸如盐场的建设费用等都是由领民自己负责了。”政良肯定地说道,“此外。出售这些建造盐场的许可凭状之时,采取拍卖的形式。”

    “拍卖?”

    “就是将他们集中在一起。然后根据各处盐场的地理环境地先由内政阁内部给这些盐场核定一个最低的价格,然后再公开让这些打算购买凭状的领民来竞价。”政良说道。

    “主公高明。”东乡平次闻言不由得眼睛一亮。

    “还有,那就是要求此次只能用粮食来进行购买,不接受钱币等其他财物。”

    “对啊!”东乡平次闻言恍然大悟。正好借着这样的机会再筹集一批粮食啊,“只是,主公,一户领民未必有足够的粮食来购买啊。”

    “允许他们联合购买,联合经营,盐场的收入将按照他们对盐场的投入进行分配,这个内政阁要全程跟踪记录,并作出公平评判。对了,此外让罗氏屋与神屋也必须参加到每一处盐场的参股当中。”罗氏屋与神屋实际上就是罗氏家的官方商业机构。有了它们的参与,一方面可以给领地中的众人一个安心的信息,缓解他们对经营这些盐场是否能够盈利的担忧,另外一方面,也是间接对这些盐场进行监视。政良要的是这些盐场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以稍低的价格保证领民日常对粗盐的需要,而不是让他们联合起来搞垄断,变相提高粗盐的价格。

    “既然如此,主公,为何筑前与丰后却是不推行此项法度呢?”东乡平次已经联想到此项法度推行后,对领地以后民众生活以及领地发展的影响了,所以他反而不明白政良为何只在肥前、筑后、肥后推行这个法度,反而却不在筑前与丰后推行了。

    “还是等这试行的三个地区见效以后再说吧。”筑前国与丰后国此时还属于战争地区,对于建设在沿海的盐场而言还是有点不安全的。此外这两地的内政阁才刚刚进入当地,此时还在逐步铺开当地的基本内政工作呢,根本就没有人力物力来开展这项工作,所以关于盐场法度的推行就只能暂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