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六儿,印印看。”侯平之拿出几块木版,对他作坊里一个年青的工匠说。

    雕版作坊虽占据了东市九分之一的面积,实际作坊数量并不多,三四家大作坊,外加四五家中小作坊,合起来也不足十家。石版太占地方了,这也进一步拨高了成本。

    侯家雕版就是其中一家规模比较小的作坊。

    主要利润也不是十三经和历书,而是替各个寺院印佛像佛经,当然,各寺院也不会将这些佛像佛经白送给香客,都懂的……于是生存之道不是卖书,而是比拼各家的人脉和手段。

    侯平之手段差了一点,侯家人脉也不多,作坊越发地困窘,穷则思变,侯平之亲自带了两名工匠去了赵原村,看了问了参与了,开始思变。

    侯六儿在木版上刷墨,印在纸上。

    印好后,侯平之观看,效果还行。

    如今市面上仍没有出现木版,但大伙在赵原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李伸替他们推开了门,思路全部打开,木版的法,必须用坚木。不仅坚木更耐久,用木质疏松的木版印刷,涔墨性更强,印的时侯不是更强了,而是字会印糊掉。

    即便是坚木,也比在石头上刻字难度低吧。

    “侯六儿,印成册子,然后立即销售。”

    “未经二世子准许,我们售之词,有些不妥吧。”

    几块试验的木版上的字,就是李伸搬来的几首词。

    “二世子胸怀天下,不会与我们计较的。”

    关于新纸和“新印刷”,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一条是得到大家共认的,二世子看到书贵,天下士子买不起书,于是绞尽脑汁,研发出新纸,又想出了几种新的印刷方法。

    当年三庶人案,世人皆以为冤之。李伸种种,于是有同情的,有敬佩的,有惋惜的,暗中的拥虿也越来越多。

    但是将作监诸工匠已经撤了回去。

    当初在李伸心里,最难的是粘合剂,他的人手终是少了。放在将作监手里,反而成了比较简单的环节,不足两个月时间,就找出来两种适合的粘合剂配方,也确定了各种材质的比例。

    于是李林甫下令,汉字数量多,铸造铁模时间长,放在赵原村铸造,有诸多不便,故令将作监将工匠和诸工具带回城,在城里继续铸造。

    常用的汉字并不多,几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