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给出实验证明?”

    “所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他疯了吗?”

    “他要怎么证明?”

    在听到莱纳的发言之后,现场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沸腾了。

    人们议论纷纷,先前,由于莱纳的那两篇论文是先展示了实验过程,才提出的结论,所以让人心服口服,无法反驳。

    但现在,莱纳先提出了一个极为怪异的观点,而还没有进行实验证明,人们自然猜疑连连,对莱纳提出了质疑。

    “所有的微观粒子,都既是波也是粒子?这可真是有趣的观点。”

    赫尔曼.布拉格斯阁下摸了摸胡子,这可能是继运动学三大定律之后,他听到最有意思的理论了,身为法师的习惯性让他对其保持质疑的态度,但布拉格斯阁下又忍不住心想,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那么原本法师们以为早就了解的这个世界,或许就要全部推翻重来。

    “倘若真是这样,那么我们的理论又得重新构筑了。”

    伊萨里斯.艾伯顿阁下沉声说道,一方面,他正在试图统合各种运动的理论,大至天空中群星的轨迹,小至粒子间微妙的相互作用,艾伯顿阁下认为,这些运动都能用一个简洁而优雅的方程来诠释,假如微观粒子和光真的既是波又是粒子,那么显然,大尺度下的运动规律就没办法适用于微观粒子,他先前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徒劳。

    另一方面,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困扰艾伯顿许久的一些实验与理论相违背的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释,从某种角度来说,艾伯顿的研究又会因此而从停滞不前的困境中获得解脱,说不定能有新的发现。

    这种矛盾的心情萦绕在每一位对这方面有过研究的法师心中,他们也更加期待,莱纳的实验到底将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证明这一点。

    “首先,我们现在对微观粒子的定义是微小不可察的粒子,像是电子,以及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我的实验,将从电子展开。”

    电子!

    在大多数法师的脑海里,这种今年才因为辐射现象被发现的粒子应该是一个个小小的球体,像是行星般环绕着原子核运转。

    而原子核式模型告诉人们,原子核极端微小,而电子质量也更小,两者倒不像恒星与行星,更像是位于广场中心的一颗鸡蛋,以及广场外围环绕着盘旋的一粒粒胡椒籽。

    一个个电子的定向移动组成了电流,也形成了电子流射线,这是人们目前的理论。

    莱纳这个电子的发现者之一,却要告诉大家,电子也是一种波?

    难以置信!

    如果电子是一种波,那么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否也是一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