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好像明白了:“所以再往前,那些离城市远的农村会比这些地方差一点?”
朱慈烺叹了口气:“那可不止差一点,按照统计部的数据,大明还有四分之左右的人还在饥饿的边缘徘徊呢!”
崇祯更加不理解了:“既然已经免了农税,地租也降低了,为什么百姓还是不能吃饱穿暖?”
朱慈烺指了指老天:“因为自然灾害,举个简单的例子,中都地区凤阳府附近有这样一个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一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一个朱皇帝,十年道有九年荒。’
当然这个民谣只是调侃,但是当地因为曾经的黄河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积抬高了河床,导致淮河河床抬高,洪涝灾害频发,一些沿河地区,更是出现‘十年三淹两旱,一半收’的情况。
更不要说这次波及数省,数千万人的大旱灾,大明以工代赈,发的是钱,百姓拿钱买粮食。
因为离开家乡劳作,衣食住行处处都要花钱购买,家里如果有老母小儿的还要留下一个劳动力看守家里按时寄钱回来。
不少百姓这四年的时间,只是保证吃饱饭,没有饿死,但是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积蓄。
家乡那边持续的干旱庄稼颗粒无收,不少村庄的树皮都被扒光,虽然内阁新闻多次禁止百姓扒树皮,从统计部的数据来看,一个村庄能活下来几十颗树的都算好的了。
今年情况有所好转,不少工程的百姓都回乡去了,在粮食收成之前,这些人也只能吃老本,那仅剩的一点积蓄也会在端午麦收之前消耗一空。
所以大明大部分百姓想要实现保定这边的生活状态还需要三五年以上的时间。
中原地区如果没有了官府的工程以工代赈,百姓仅仅依靠种田以后很难富裕的起来,因为大明的粮食生产已经过甚。”
崇祯还是第一次听说:“粮食过剩?什么意思?粮食不应该越多越好么?”
朱慈烺觉得自己又回到当初天天给崇祯普及常识的时候,你就这个水平还当啥皇帝?“粮食越多越好也要有个极限不是。
第一年的粮食是新粮,第二年的就是陈粮,三年以上的粮食在吃起来不仅味道很差,还容易出问题。
百姓一人一年吃掉五石粮食,那么一家三口一年的粮食是十五石,三年就是四十五石,就拿咱们问询的第一户来说,四五十粮食还不到他们一年的收成。
剩下两年生产的粮食只有卖掉。
但是大明官府也不是存粮越多越好,就算存够大明所有百姓三年吃的粮食,那大明依旧有大量的粮食富余。
存够三年之后,大明所有粮仓都满了,以后只会每年收购三分之一的量,并且把三分之一的存粮出库出售。
也就是说,以后只要不碰到灾害,皇明粮号出库入库数量相等,对粮食的采购可能只有百姓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朱慈烺叹了口气:“那可不止差一点,按照统计部的数据,大明还有四分之左右的人还在饥饿的边缘徘徊呢!”
崇祯更加不理解了:“既然已经免了农税,地租也降低了,为什么百姓还是不能吃饱穿暖?”
朱慈烺指了指老天:“因为自然灾害,举个简单的例子,中都地区凤阳府附近有这样一个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一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一个朱皇帝,十年道有九年荒。’
当然这个民谣只是调侃,但是当地因为曾经的黄河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积抬高了河床,导致淮河河床抬高,洪涝灾害频发,一些沿河地区,更是出现‘十年三淹两旱,一半收’的情况。
更不要说这次波及数省,数千万人的大旱灾,大明以工代赈,发的是钱,百姓拿钱买粮食。
因为离开家乡劳作,衣食住行处处都要花钱购买,家里如果有老母小儿的还要留下一个劳动力看守家里按时寄钱回来。
不少百姓这四年的时间,只是保证吃饱饭,没有饿死,但是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积蓄。
家乡那边持续的干旱庄稼颗粒无收,不少村庄的树皮都被扒光,虽然内阁新闻多次禁止百姓扒树皮,从统计部的数据来看,一个村庄能活下来几十颗树的都算好的了。
今年情况有所好转,不少工程的百姓都回乡去了,在粮食收成之前,这些人也只能吃老本,那仅剩的一点积蓄也会在端午麦收之前消耗一空。
所以大明大部分百姓想要实现保定这边的生活状态还需要三五年以上的时间。
中原地区如果没有了官府的工程以工代赈,百姓仅仅依靠种田以后很难富裕的起来,因为大明的粮食生产已经过甚。”
崇祯还是第一次听说:“粮食过剩?什么意思?粮食不应该越多越好么?”
朱慈烺觉得自己又回到当初天天给崇祯普及常识的时候,你就这个水平还当啥皇帝?“粮食越多越好也要有个极限不是。
第一年的粮食是新粮,第二年的就是陈粮,三年以上的粮食在吃起来不仅味道很差,还容易出问题。
百姓一人一年吃掉五石粮食,那么一家三口一年的粮食是十五石,三年就是四十五石,就拿咱们问询的第一户来说,四五十粮食还不到他们一年的收成。
剩下两年生产的粮食只有卖掉。
但是大明官府也不是存粮越多越好,就算存够大明所有百姓三年吃的粮食,那大明依旧有大量的粮食富余。
存够三年之后,大明所有粮仓都满了,以后只会每年收购三分之一的量,并且把三分之一的存粮出库出售。
也就是说,以后只要不碰到灾害,皇明粮号出库入库数量相等,对粮食的采购可能只有百姓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