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九月十六日的失败,没人再提出战一事。武平孝带回来金军和蒙古人交战的消息,皇太极出兵五千驱逐占据阿鲁科尔沁部的察哈尔人,夺回了不少人口和牲畜。
闯军将领们觉得,在这里吃明朝的军粮固然很好,但要待到什么时候呢?毕竟他们是冒牌货,时候一长还是会露馅的,不如还是赶快启程按照原计划奔山东吧。
但王瑾认为应该待到大凌河之战结束,现在走的话,一定会被官军当成临阵脱逃。不如等到战事结束,和其他撤退的援兵一起走。而且王瑾觉得,一定还会有什么大事发生,而且是他意料之外的大事。
丘禾嘉还在不遗余力地试图站好最后一班岗,包括上疏弹劾刘泽清贪墨粮饷。但是到了九月二十日,孙承宗来到了锦州,丘禾嘉的指挥权便被剥夺了。
孙承宗不是空着手来的,他带来了尚方宝剑、上万援兵、一批军饷物资,以及新的指挥官,监军道张春。张春过去是永平兵备道,在整顿吏治、安置难民、改善民生等方面都政绩突出,还击败过蒙古入侵。
他执法不避豪强,曾一日连杀十二人,于是兵部尚书王在晋弹劾他“滥杀无辜”,又说他和阉党勾结,克扣军饷。张春被锁拿进京,永平百姓纷纷为他辩冤,王在晋等人也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最终,张春被释放。
但是皇上是永远不会错的,既然抓了你,你就必须得有点问题。你要是官复原职,岂不证明皇上冤枉了你。所以张春的官职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没了。
直到己巳之变爆发,永平沦陷,崇祯才又想起张春,重新启用了他。张春随孙承宗参与了收复永平四城之战,与祖大寿等关宁将领合作过。
永平四城遭到金军屠杀,几为鬼域,张春一直在那里负责安置难民,恢复生产和防务。直到大凌河危急,孙承宗又举荐了他,让他出任监军道,暂代丘禾嘉指挥军务。
张春的军事水平也算不上很高,但至少他不是外行,有对抗金军的实战经验。在之前的合作中,他与关宁诸将相处融洽,比丘禾嘉更受欢迎。所以,他的指挥效率比丘禾嘉要高得多。再加上有孙承宗亲自督战,没有谁敢再像对待丘禾嘉那样敷衍了。
对于十六日的战败,孙承宗就既往不咎了,因为也没法处分,那天大部分人都逃跑了。但是孙承宗强调,下次出战的时候,谁要是再敢临阵脱逃,那就二罪并罚。
吴襄、宋纬等人这回都上心起来,他们能看出来,孙老头子这回是来真的。大凌河失守、祖大寿部全军覆没的罪责谁也承担不起,此战若败,孙承宗的官便做到头了,最好的结果也是告老还乡。老头子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谁敢在这个时候拖他的后腿,他说不定真敢请出尚方剑来拉几个垫背的。
孙承宗一面继续拿出银子来犒赏三军,一面下了严令,九月二十三日必须再次出兵救援大凌河。此次出兵的人数要达到四万,绝不许再讨价还价。
王瑾部被要求出兵一千人,王瑾当然只能答应。孙承宗发下了比丘禾嘉更多的犒赏,但是他也没有丘禾嘉那样好糊弄,王瑾部文书有问题的事他早就已经知道了。他派了一个幕僚到王瑾军中来做参谋,名为参谋,实为监军。这个参谋一报姓名,更是吓得王瑾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此人的名字叫作——
易浩然。
王瑾没时间纠结易浩然为什么变成真实人物的问题,此人原本是袁崇焕的幕僚,不仅认识曹文诏,还认识张之水。在谈话过程中,易浩然不断试图盘王瑾的底,恐怕孙承宗已经注意到这支凭空多出来的部队有问题了,派易浩然前来调查。如果不是大战在即,孙承宗怕动摇军心,恐怕已经要派兵来抓人了。
王瑾是货真价实的关宁军,又通过审讯曹镇俘虏以及这段时间和郭瑶的交流了解了曹镇和关宁军的最新动态,易浩然当然问不倒他,可是高杰、辛思忠这些人从气质到言谈举止没有半点像官军,张之水更绝对不能让他见到。
至于那些曹镇的俘虏,王瑾不相信他们的忠诚度,担心他们会告密。所以,平时王瑾让黄色俊等官军逃兵出身的闯营老弟兄死死盯着易浩然,不要让他随意走动。这些人忠诚可靠,而且熟悉官军内部的各种事情,不会被易浩然轻易看穿。
麾下凭空多了三千人,孙承宗岂有不查之理。可孙承宗虽然精明,想象力毕竟有限。流寇冒充官军的事尽管时有发生,但那都是在乡下,顶多也就是冒充官军攻打县城。孙承宗怎么可能想得到,竟然有数以千计的流寇跑到锦州来冒充官军。
孙承宗得知此事后,第一反应是这应该是一种冒领军饷的把戏。明末的武将为了多领军饷,经常会虚构一些不存在的部队出来。孙承宗不相信王瑾他们真是曹文诏的部下,应该只是几个军官找了一群难民来冒充军人。尤其是得知丘禾嘉与祖大乐曾经将辽东难民及蒙古降人共计千余人拨给王瑾,孙承宗更认定这是他们合谋贪污。
闯军将领们觉得,在这里吃明朝的军粮固然很好,但要待到什么时候呢?毕竟他们是冒牌货,时候一长还是会露馅的,不如还是赶快启程按照原计划奔山东吧。
但王瑾认为应该待到大凌河之战结束,现在走的话,一定会被官军当成临阵脱逃。不如等到战事结束,和其他撤退的援兵一起走。而且王瑾觉得,一定还会有什么大事发生,而且是他意料之外的大事。
丘禾嘉还在不遗余力地试图站好最后一班岗,包括上疏弹劾刘泽清贪墨粮饷。但是到了九月二十日,孙承宗来到了锦州,丘禾嘉的指挥权便被剥夺了。
孙承宗不是空着手来的,他带来了尚方宝剑、上万援兵、一批军饷物资,以及新的指挥官,监军道张春。张春过去是永平兵备道,在整顿吏治、安置难民、改善民生等方面都政绩突出,还击败过蒙古入侵。
他执法不避豪强,曾一日连杀十二人,于是兵部尚书王在晋弹劾他“滥杀无辜”,又说他和阉党勾结,克扣军饷。张春被锁拿进京,永平百姓纷纷为他辩冤,王在晋等人也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最终,张春被释放。
但是皇上是永远不会错的,既然抓了你,你就必须得有点问题。你要是官复原职,岂不证明皇上冤枉了你。所以张春的官职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没了。
直到己巳之变爆发,永平沦陷,崇祯才又想起张春,重新启用了他。张春随孙承宗参与了收复永平四城之战,与祖大寿等关宁将领合作过。
永平四城遭到金军屠杀,几为鬼域,张春一直在那里负责安置难民,恢复生产和防务。直到大凌河危急,孙承宗又举荐了他,让他出任监军道,暂代丘禾嘉指挥军务。
张春的军事水平也算不上很高,但至少他不是外行,有对抗金军的实战经验。在之前的合作中,他与关宁诸将相处融洽,比丘禾嘉更受欢迎。所以,他的指挥效率比丘禾嘉要高得多。再加上有孙承宗亲自督战,没有谁敢再像对待丘禾嘉那样敷衍了。
对于十六日的战败,孙承宗就既往不咎了,因为也没法处分,那天大部分人都逃跑了。但是孙承宗强调,下次出战的时候,谁要是再敢临阵脱逃,那就二罪并罚。
吴襄、宋纬等人这回都上心起来,他们能看出来,孙老头子这回是来真的。大凌河失守、祖大寿部全军覆没的罪责谁也承担不起,此战若败,孙承宗的官便做到头了,最好的结果也是告老还乡。老头子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谁敢在这个时候拖他的后腿,他说不定真敢请出尚方剑来拉几个垫背的。
孙承宗一面继续拿出银子来犒赏三军,一面下了严令,九月二十三日必须再次出兵救援大凌河。此次出兵的人数要达到四万,绝不许再讨价还价。
王瑾部被要求出兵一千人,王瑾当然只能答应。孙承宗发下了比丘禾嘉更多的犒赏,但是他也没有丘禾嘉那样好糊弄,王瑾部文书有问题的事他早就已经知道了。他派了一个幕僚到王瑾军中来做参谋,名为参谋,实为监军。这个参谋一报姓名,更是吓得王瑾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此人的名字叫作——
易浩然。
王瑾没时间纠结易浩然为什么变成真实人物的问题,此人原本是袁崇焕的幕僚,不仅认识曹文诏,还认识张之水。在谈话过程中,易浩然不断试图盘王瑾的底,恐怕孙承宗已经注意到这支凭空多出来的部队有问题了,派易浩然前来调查。如果不是大战在即,孙承宗怕动摇军心,恐怕已经要派兵来抓人了。
王瑾是货真价实的关宁军,又通过审讯曹镇俘虏以及这段时间和郭瑶的交流了解了曹镇和关宁军的最新动态,易浩然当然问不倒他,可是高杰、辛思忠这些人从气质到言谈举止没有半点像官军,张之水更绝对不能让他见到。
至于那些曹镇的俘虏,王瑾不相信他们的忠诚度,担心他们会告密。所以,平时王瑾让黄色俊等官军逃兵出身的闯营老弟兄死死盯着易浩然,不要让他随意走动。这些人忠诚可靠,而且熟悉官军内部的各种事情,不会被易浩然轻易看穿。
麾下凭空多了三千人,孙承宗岂有不查之理。可孙承宗虽然精明,想象力毕竟有限。流寇冒充官军的事尽管时有发生,但那都是在乡下,顶多也就是冒充官军攻打县城。孙承宗怎么可能想得到,竟然有数以千计的流寇跑到锦州来冒充官军。
孙承宗得知此事后,第一反应是这应该是一种冒领军饷的把戏。明末的武将为了多领军饷,经常会虚构一些不存在的部队出来。孙承宗不相信王瑾他们真是曹文诏的部下,应该只是几个军官找了一群难民来冒充军人。尤其是得知丘禾嘉与祖大乐曾经将辽东难民及蒙古降人共计千余人拨给王瑾,孙承宗更认定这是他们合谋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