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中翻腾着萝卜炖羊肉,虽然萝卜多羊肉少,可也是实打实的肉菜。一大勺肉汤浇在喷香的米饭上,惹得人食指大动。
新来的一千多人因为已经饿了很长时间,不能像原来的士兵这样大吃,王瑾让谢澍给他们每人一碗米粥,一碗肉汤。
辽东难民自不必说,白米和羊肉,他们在被女真人抓去奴役之前也从来没吃过,为奴之后更是在死亡线上挣扎,以糠皮麦屑为食。能吃上这样一碗粥、一碗汤,简直是上了天堂一般。再换下身上的破布,穿上了明军的号衣、军鞋,感觉真是重活了一回,把王瑾他们当成重生父母一般。
如今蒙古四分五裂,经济凋敝,普通牧民也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吃得到羊肉,日常都以乳制品为食,有时还会从商人手中买粮食。这些蒙古难民投降明朝之后性命险些不保,现在终于被接纳进了明军,有了好饭吃,也都感激得紧。
但王瑾知道,仅靠感激是不足以把老百姓变成一支军队的,他还需要时间、物资和胜利。一想到大凌河城中的守军吃的是什么,王瑾便觉得食不甘味了。
“王老弟,没想到你官升得如此之快,不过两年的工夫,手下就有了三千兵马,哥哥我是拍马莫及了。”王瑾笑道:“哥哥说哪里话,我这几个乌合之众算得什么,哪里是兵,不过是难民罢了。当初你不嫌我只是个小小什长,今天倒来酸我了。”
郭瑶是广东南海人,当年作为袁崇焕的家丁来到辽东,如今已经是守备了。两次保卫宁远时,王瑾都和他并肩战斗,两人感情很好。郭瑶擅长用剑、槊,当年经常与王瑾切磋武艺。
郭瑶说:“兄弟这两天名声大得很啊。”王瑾笑道:“别人靠打仗出名,我是靠吃饭出名,尽惹笑话了。”郭瑶说:“给当兵的吃点好的,他们更加卖命,这也是带兵的正道,有什么可笑话的。现如今还有几个靠打仗出名的,尽是逃跑出名、贪污出名、行贿出名、拍马屁出名、杀良冒功出名的。不过哥哥还是得多句嘴,领了开拔费也不能一下子都花了,就算你自己不贪,刨去士卒的军饷赏银,手中也得多留些钱才是,如今好些东西朝廷都不发了,上次我想搞些好火药,也得自己出钱去买。何况现下这世道别说升官了,就算只想保住眼下的官位,不被上司拿来送死、顶缸,也得花钱才行。你带兵时候不长,可得小心这些。”
王瑾总不能告诉郭瑶自己不用发军饷,没处买火药,也没法升官,只能含混地糊弄过去。从郭瑶这番话来看,他混得也不怎么样。果然,王瑾和他聊起自己不在这两年的情况,郭瑶有一肚子牢骚要说。
“现如今在这辽东,跟着袁督师干过的就是二等人。祖大寿、宋纬、吴襄、何可纲这些大将没人敢动他们,我们这些没权没势没靠山的就天天受气。管辎重的全都是丘禾嘉从贵州带来的,最恨我们广东来的兄弟们,粮饷、兵器、衣服鞋袜,什么我们都是最后领。上次分马,给我的居然是十几岁的老驮马。万幸有孙督师和祖将军在,这帮黔驴还不至于太过分。我看这次祖、何两位怕是要凶多吉少,此战若败,孙督师这么大年纪,多半也要去职,到那时,就真没有我们的活路了。”
这年头政治矛盾变成地域矛盾的事多得是,王瑾也犯不上和郭瑶细说,只是想打听现在关宁军中的情况。郭瑶早就派人去广州买房子了,若不是因为他和祖大寿有些交情,觉得现在逃跑太不仗义,他现在已经辞官回乡了。
关宁军中有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有的是心灰意冷,有的是贪够了打算跑路,有的是担心辽西守不住。仅就郭瑶知道的来说,在关内买房置地的高级将领就有吴襄等十多人。
在这种情况下,祖大寿的作用更加凸显,因为他跑不掉。祖家世代辽西土著,房屋土地、祖坟家业全都集中在辽西走廊,所以他会铁了心把金军拒于辽西之外,拼死奋战。但这也意味着,如果辽西的失守不可逆转,祖大寿的选择恐怕将会是家族而非国家。
对于此次救援大凌河,很多人都持悲观态度。丘禾嘉明天要出动的总兵力是一万七千人,前队七千人由吴襄和宋纬指挥,后队一万人由丘禾嘉亲自指挥。
一万七千明军打退五万金军,这不是白日做梦吗。谁都能看出,吴襄和宋纬这两个实力最强的将领根本没想真打,丘禾嘉也是被皇帝逼得没办法了,病急乱投医。故而此时各营研究的基本上都是明天怎么撤退,别当了炮灰。
这般打仗,能赢才叫有鬼呢。王瑾也只能和光同尘,部署逃命计划。大凌河战局乍一看很像当初的宁锦之战,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大凌河仓促被围,存粮太少。
所以当年袁崇焕对锦州的增援可以仅以牵制、袭扰、消耗为目的,打不赢就撤。袭击敌人运粮队,不做平野决战,而赵率教在锦州城内依然能够坚守。
而现在,由于大凌河绝粮,锦州明军必须迅速打破包围圈,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在野外和金军决战。以短攻长,败亡也就不可避免。
好在明朝目前家底还厚,尚经得起几次胡折腾。不管出战输得多惨,锦州这个大要塞还是能守住的,所以王瑾也不太担心后路问题,只要从战场上跑回来,一切都好说。
郭瑶与王瑾聊了很久,又让王瑾介绍了高杰、辛思忠、张之水、谢澍等人,这才告辞。从郭瑶的话中,王瑾判断自己的身份暂时没暴露。但假的终究是假的,等到兵部复核,确实没有调曹兵参战的计划,一定会有人来调查。
新来的一千多人因为已经饿了很长时间,不能像原来的士兵这样大吃,王瑾让谢澍给他们每人一碗米粥,一碗肉汤。
辽东难民自不必说,白米和羊肉,他们在被女真人抓去奴役之前也从来没吃过,为奴之后更是在死亡线上挣扎,以糠皮麦屑为食。能吃上这样一碗粥、一碗汤,简直是上了天堂一般。再换下身上的破布,穿上了明军的号衣、军鞋,感觉真是重活了一回,把王瑾他们当成重生父母一般。
如今蒙古四分五裂,经济凋敝,普通牧民也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吃得到羊肉,日常都以乳制品为食,有时还会从商人手中买粮食。这些蒙古难民投降明朝之后性命险些不保,现在终于被接纳进了明军,有了好饭吃,也都感激得紧。
但王瑾知道,仅靠感激是不足以把老百姓变成一支军队的,他还需要时间、物资和胜利。一想到大凌河城中的守军吃的是什么,王瑾便觉得食不甘味了。
“王老弟,没想到你官升得如此之快,不过两年的工夫,手下就有了三千兵马,哥哥我是拍马莫及了。”王瑾笑道:“哥哥说哪里话,我这几个乌合之众算得什么,哪里是兵,不过是难民罢了。当初你不嫌我只是个小小什长,今天倒来酸我了。”
郭瑶是广东南海人,当年作为袁崇焕的家丁来到辽东,如今已经是守备了。两次保卫宁远时,王瑾都和他并肩战斗,两人感情很好。郭瑶擅长用剑、槊,当年经常与王瑾切磋武艺。
郭瑶说:“兄弟这两天名声大得很啊。”王瑾笑道:“别人靠打仗出名,我是靠吃饭出名,尽惹笑话了。”郭瑶说:“给当兵的吃点好的,他们更加卖命,这也是带兵的正道,有什么可笑话的。现如今还有几个靠打仗出名的,尽是逃跑出名、贪污出名、行贿出名、拍马屁出名、杀良冒功出名的。不过哥哥还是得多句嘴,领了开拔费也不能一下子都花了,就算你自己不贪,刨去士卒的军饷赏银,手中也得多留些钱才是,如今好些东西朝廷都不发了,上次我想搞些好火药,也得自己出钱去买。何况现下这世道别说升官了,就算只想保住眼下的官位,不被上司拿来送死、顶缸,也得花钱才行。你带兵时候不长,可得小心这些。”
王瑾总不能告诉郭瑶自己不用发军饷,没处买火药,也没法升官,只能含混地糊弄过去。从郭瑶这番话来看,他混得也不怎么样。果然,王瑾和他聊起自己不在这两年的情况,郭瑶有一肚子牢骚要说。
“现如今在这辽东,跟着袁督师干过的就是二等人。祖大寿、宋纬、吴襄、何可纲这些大将没人敢动他们,我们这些没权没势没靠山的就天天受气。管辎重的全都是丘禾嘉从贵州带来的,最恨我们广东来的兄弟们,粮饷、兵器、衣服鞋袜,什么我们都是最后领。上次分马,给我的居然是十几岁的老驮马。万幸有孙督师和祖将军在,这帮黔驴还不至于太过分。我看这次祖、何两位怕是要凶多吉少,此战若败,孙督师这么大年纪,多半也要去职,到那时,就真没有我们的活路了。”
这年头政治矛盾变成地域矛盾的事多得是,王瑾也犯不上和郭瑶细说,只是想打听现在关宁军中的情况。郭瑶早就派人去广州买房子了,若不是因为他和祖大寿有些交情,觉得现在逃跑太不仗义,他现在已经辞官回乡了。
关宁军中有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有的是心灰意冷,有的是贪够了打算跑路,有的是担心辽西守不住。仅就郭瑶知道的来说,在关内买房置地的高级将领就有吴襄等十多人。
在这种情况下,祖大寿的作用更加凸显,因为他跑不掉。祖家世代辽西土著,房屋土地、祖坟家业全都集中在辽西走廊,所以他会铁了心把金军拒于辽西之外,拼死奋战。但这也意味着,如果辽西的失守不可逆转,祖大寿的选择恐怕将会是家族而非国家。
对于此次救援大凌河,很多人都持悲观态度。丘禾嘉明天要出动的总兵力是一万七千人,前队七千人由吴襄和宋纬指挥,后队一万人由丘禾嘉亲自指挥。
一万七千明军打退五万金军,这不是白日做梦吗。谁都能看出,吴襄和宋纬这两个实力最强的将领根本没想真打,丘禾嘉也是被皇帝逼得没办法了,病急乱投医。故而此时各营研究的基本上都是明天怎么撤退,别当了炮灰。
这般打仗,能赢才叫有鬼呢。王瑾也只能和光同尘,部署逃命计划。大凌河战局乍一看很像当初的宁锦之战,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大凌河仓促被围,存粮太少。
所以当年袁崇焕对锦州的增援可以仅以牵制、袭扰、消耗为目的,打不赢就撤。袭击敌人运粮队,不做平野决战,而赵率教在锦州城内依然能够坚守。
而现在,由于大凌河绝粮,锦州明军必须迅速打破包围圈,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在野外和金军决战。以短攻长,败亡也就不可避免。
好在明朝目前家底还厚,尚经得起几次胡折腾。不管出战输得多惨,锦州这个大要塞还是能守住的,所以王瑾也不太担心后路问题,只要从战场上跑回来,一切都好说。
郭瑶与王瑾聊了很久,又让王瑾介绍了高杰、辛思忠、张之水、谢澍等人,这才告辞。从郭瑶的话中,王瑾判断自己的身份暂时没暴露。但假的终究是假的,等到兵部复核,确实没有调曹兵参战的计划,一定会有人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