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城上警惕半日,直至红日西斜,对面曹军大营之中,除派遣少量士卒于城下收殓尸体外,再无动作,庞山民与陆逊二人,心中难免怪异,莫非这来势汹汹的曹操十万军马,知难而退了不成?

    曹操自起兵之日,攻城掠地向来势如雷霆,自然不会受此小小挫折,一蹶不振,况且先前一战,两家皆未讨到什么好处,庞山民于城上遥望城下齐整的曹营军阵,对陆逊道:“曹操欲夜战?”

    “夜间攻城,比之白日更加困难,想必曹操也不会行此不智之举,如今曹操军中,行事反常,估计是郭嘉,贾诩二人诡计。”陆逊思索许久,一脸郑重道:“事已至此,我城中军马当巍然不动,以不变应万变!”

    庞山民对陆逊决断,深以为然,如今庞山民能够指望的帮助不多,除却荆襄庞统之外,难有强援,且庞山民尚不知晓,如今江东有没有趁虚而入的打算,若两家诸侯并力攻伐,以当下荆襄状况,难免要付出不小代价,方可转危为安。

    只是庞山民并不打算将汝南城让与曹操,曹操如今已平定河北,虽安定河北百姓,恢复当地生产也要耗费曹操不小力气,可是曹操还贸然出兵,明显是对如今荆襄,西川的发展,心中忌惮,若此时可给曹操迎头痛击,曹操的损伤,远远要比荆襄惨痛许多。

    想到此处,庞山民不禁苦笑。庞山民向来反感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争斗,只是庞山民更为反感的是,这曹操似乎总想事事压他一头,莫非这曹操以为,挟制天子就必然可以号令诸侯?于这汝南,庞山民还真不打算给曹操这个欺负他的机会。

    且如今城中士卒,挡过两军初次交兵。军中士气正旺,若曹操再强攻城池,庞山民也有信心。守上一守。

    比之汝南城上境况,城外中军大帐之中,曹操与一众相府文武。多沉吟不语。

    曹操之前也没想过,一战可定汝南局势,只是先前一战与曹操往日征伐诸侯,差异不小,特别是停战不久之后,汝南城上的反常状况,更让曹操心中,阴霾不已。

    曹操眉头纠结,对郭嘉叹道:“单论汝南军势,并不强盛。可曹某如今,却心中没底,不知奉孝可否为曹某解惑?”

    郭嘉闻言,淡然笑道:“便是郭某,也有此感觉。倒不是说那庞山民,陆逊二人用兵如神,而是其行事手段,有悖常理,临兵斗者,无论军师猛将。多有章法,可庞山民手段,皆天马行空……”

    贾诩闻郭嘉之言,点头附和道:“奉孝所言极是,若只一陆逊,我等可四面围城,或使一旅轻骑,绕过汝南,直取新野,江夏等地,令其心中猜疑,可这庞山民身在城中,若转攻异地,必被其窥破我等想法,且若荆襄江南军马得庞山民身临险境,冒死来救,与我大军更为不利。”

    曹操闻言一脸慎重的点了点头,道:“若依二位所言,岂不是我十万大军,未有良谋?”

    “谋事者,当通晓两军利弊所在。”郭嘉闻言,淡笑道:“如今丞相大军与汝南军马,皆在明处,我大军优势,在于兵多将广,而汝南优势,在于城池之利,这兵法计策,无非是以我之长,攻敌之短。”

    曹操闻言眼前一亮,对郭嘉道:“奉孝欲斗将?”

    “斗将那庞山民必然不应,此人有识人之明,于荆襄之时,便知仲康名号,言荆襄军中难有上将,力敌虎侯,且元让,妙才皆成名已久,若于城下搦战,何人敢应?”郭嘉说罢,不禁笑道:“若丞相斗将,只可损其士气,却难有太大作为。”

    “那我大军,还有何长处!”曹操闻郭嘉之言,面上一黯道:“强攻难胜,斗将敌又不应。”

    “先损其士气,耀武扬威一番也好。”贾诩闻曹操之言,不禁笑道:“于许都之时,贾某便对庞山民多有关注,此人行事,的确不似一路诸侯,其待人颇为实诚,不似雄主,若可擒下其一二贸然出城应战之属下,其心必乱。”

    “文和之言,甚合我意。”曹操面上一喜,目视郭嘉,见郭嘉微微点头,对左右道:“待曹某与他一封战书,明日还须各位,再作一番龙争虎斗!”

    一夜守备,曹营并无状况,陆逊见城外灯火昏暗,也不夜袭曹营大军,如今于陆逊看来,坚守城池远远好过贸然行事,那曹操大军之中,文臣武将皆非泛泛之辈,陆逊并不认为他一人之计,可挡曹营众人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