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严守佛门戒律成了此时解救困境的上上之选,沙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接连磕头应道:“能做到,能做到!”

    听他们底气不足,细如蚊呐,匐勒在旁没好气地连声嗤笑:“呸,能做到,我信你们个鬼!”

    “少姝姐姐,什么是戒学呀?”出于好奇,阿圆低声问。

    (戒学:佛图澄重视戒学,平生“酒不逾齿、过中不食、非戒不履”,并以此教授徒众;对于古来相传的戒律,亦复多所考校。如其高徒释道安《比丘大戒序》说:“我之诸师始秦受戒,又之译人考校者勘,先人所传相承谓是,至澄和上多所正焉。”除道安外,其著名弟子还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比丘尼安令首等,师徒们弘法的时代,正是西晋末年的混乱和此后相继兴替的"五胡乱华"时期,佛图澄率先以佛理劝诫当时后赵皇帝石勒普施德化,励行慈济,拯救了许多苍生,使佛教从民间少数信仰进入皇家大力倡导扶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全面流行,加速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其中的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西域高僧佛图澄,另一位就是建立后赵的传奇奴隶皇帝,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一代少数民族政治家的石勒。出处为纪登奎《毛泽东主席谈后赵石勒》,毛主席对纪登奎说:“你们山西武乡县,两晋时出过一个马上皇帝石勒,他是一位很有军事统帅能力和政治远见的少数民族政治家。”纪登奎,山西省武乡县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小组组长,中央军委领导成员等职,1988年病逝于北京。)

    “佛家的戒学,当是关于戒律的修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的。”

    “哦,就是不要不要不要——的意思?”

    “大致如此吧,人的自觉,多是从第一步的立戒生规开始的,譬如儒家的圣人之教,也有很多禁绝不为的事情。”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佛图澄颔首,表示同意少姝的解释,转而谆谆叮嘱起来,“做一点,是一点,得见心性之际,你等行事自会改观,虽说各人根器不同,也皆可化导向善!贫道言尽于此,待来日相见时,你等若能改过遵循,贫道便是你等的导引之师,若仍是怙恶不悛,那贫道亦不便再多管闲事,届时,这钵中之火可尽数归还列位。”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辩证地认为,有所不为的目的是为了有所为,要分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说明人要明辨善恶之心,不要被自己的欲望所吞没。)

    (根器:佛教教义名词,指先天具有接受佛教之可能性。“根”比喻先天的品行,“器”比喻能接受佛教的容量。)

    寺众们心中一凛,无不凝神定睛观望,原来,那大和尚掌中的黑亮陶钵里,竟还有火苗在簇簇燃烧,新一轮的忌惮畏惧骤然而生。

    随着“噼噼”“啪啪”的连续的几声脆响,微弱的火星儿从火苗顶端迸发四溅,就算是业已给收伏于钵中,也像欲拼命挣脱似的,心无旁骛地要过往他们这边来,卷‘火’重来的意图昭然若揭。

    身上各处的烧伤热辣辣地钻皮灼痛起来,已成惊弓之鸟的寺众们争先恐后地叩首允诺,伴着时高时低的嘤嘤啜泣,其苦万状。

    这些人心底还是不服气的,他们无力地想着,笑话,此等恐吓威胁的手段,与自己平日里行径有多大分别?只不过这回,布下陷阱的猎人换成了对方,他们变成了瑟瑟发抖的待宰羔羊,且对方更加装腔作势,好像今日如能幡然悔悟,就会得到多么大的恩典一样!但形势逼人,眼下只好俯首帖耳,不管对方憋着何等坏招儿,也只有先保命再说了。

    佛图澄转向少姝端详片刻,蓦然微笑起来:“少姝姑娘,何以神情之间又透出几许忿懑,这可十分伤身啊。”

    少姝诧异,放弃笨拙地掩饰,干脆坦然答道:“是么,大师依旧看得出来?唉,还以为炉火纯青,原来耐性疏浅,叫大师见笑了。”

    一旁的思霄不禁笑着连连摇头:“大师,她这是想偏帮你哩,警醒也须切肤,方能令他们铭刻在心。”

    随着少姝难为情地收起她的手势,寺众们的伤痛明显再度消减下去,他们撑起脖颈,瞅向少姝的眼神可说是又恨又怕。

    “少姝姑娘纯良忠直,辅以踔绝胆色,这才压得住阵脚啊。”佛图澄笑着收回了视线,和颜恳切道,“只是得饶人处,予人余地,亦是自留余地。”

    “少姝姑娘的气候,确乎炉火纯青不假。”匐勒有什么说什么,那语气一听便是打心眼里的钦佩折服,毕竟,少姝所使神通,乃是他平生所见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