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悉你的来信,甚是高兴,关于你对马皇后的评价,甚是中肯,但我心中也有疑虑,望解惑。”
朱元璋迫切想知道,自己为何会诛杀功臣,明初巨变是怎么回事。
最重要的是,到底是谁造了建文帝的反!
从李晗的书信中可知,他和“老朱”对大明的辛秘,了如指掌!
但却不能让李晗知晓,自己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明初的开国功勋,个顶个都是朱元璋的好兄弟,之所以诛杀他们,马皇后的死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朱元璋也有不得已的理由,咱很好奇老李你的见解。”
写到这里,想到尚在病痛中的马皇后,朱元璋心如刀绞。
但此番回信关系到马皇后的性命,更关系到大明的未来,朱元璋不得不继续写下去。
而且,朱元璋也相信,诛杀开国功勋,并不是自己一时兴起,也绝非能简单归因于冷酷残暴。
“明初巨变,建文帝惨败,开国功勋被诛诚然是重要因果,不过此事也不能一概而论之,个中缘由纷繁复杂,老李你对此又有何评价?”
写到这里,朱元璋仔细将信看了几遍,觉得不会暴露自己后,最后写道:
“我有一好友,和皇后马氏一样,患肺疾已久,我担忧多日,如若老李有何灵丹妙药,还请不吝赐药。
另奉上我随身携用多年的玉如意,一点小心意,还望老李笑纳。”
字数不多,不过老朱觉得已经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还没有漏洞了。
毕竟写得越多,暴露得也越多。
行文格式也是学着李晗从左往右横着写,而且标点符号也是模仿着李晗写出来的。
虽然不知那奇异的符号是什么,不过朱元璋觉得此符号用来断句甚是奇妙,放在行文中,让句子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其意。
小心翼翼地将书信封好,然后随手拿起伴随自己多年的玉如意。
玉如意晶莹剔透,在烛光下散发着幽幽绿光,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不过和马皇后的命比起来,一根玉如意又算的了什么?
朱元璋迫切想知道,自己为何会诛杀功臣,明初巨变是怎么回事。
最重要的是,到底是谁造了建文帝的反!
从李晗的书信中可知,他和“老朱”对大明的辛秘,了如指掌!
但却不能让李晗知晓,自己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明初的开国功勋,个顶个都是朱元璋的好兄弟,之所以诛杀他们,马皇后的死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朱元璋也有不得已的理由,咱很好奇老李你的见解。”
写到这里,想到尚在病痛中的马皇后,朱元璋心如刀绞。
但此番回信关系到马皇后的性命,更关系到大明的未来,朱元璋不得不继续写下去。
而且,朱元璋也相信,诛杀开国功勋,并不是自己一时兴起,也绝非能简单归因于冷酷残暴。
“明初巨变,建文帝惨败,开国功勋被诛诚然是重要因果,不过此事也不能一概而论之,个中缘由纷繁复杂,老李你对此又有何评价?”
写到这里,朱元璋仔细将信看了几遍,觉得不会暴露自己后,最后写道:
“我有一好友,和皇后马氏一样,患肺疾已久,我担忧多日,如若老李有何灵丹妙药,还请不吝赐药。
另奉上我随身携用多年的玉如意,一点小心意,还望老李笑纳。”
字数不多,不过老朱觉得已经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还没有漏洞了。
毕竟写得越多,暴露得也越多。
行文格式也是学着李晗从左往右横着写,而且标点符号也是模仿着李晗写出来的。
虽然不知那奇异的符号是什么,不过朱元璋觉得此符号用来断句甚是奇妙,放在行文中,让句子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其意。
小心翼翼地将书信封好,然后随手拿起伴随自己多年的玉如意。
玉如意晶莹剔透,在烛光下散发着幽幽绿光,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不过和马皇后的命比起来,一根玉如意又算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