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玉米采收(1/2)
第660章玉米采收
半月后,碧峰皇庄。
今日的皇庄比之其他时候,显得更加热闹了几分。盖因今日是玉米成熟、赌约裁定的日子。出海凤鸣洲一事,在应天府中已可称得上沸沸扬扬,不知有多少人正盯着这份赌约。因此除了练子宁等保守派的御史外,其他的匠户百姓、学子商贾,更是黑压压的将这块本就不大的玉米地挤得水泄不通。甚至连朝中大员,大多都也来此,要不是老朱在宫中并未亲至,这片泥地里,甚至能直接开起一场朝会来。
练子宁面色颇为难看,他身后,本来人数还算尚可的保守派,如今就只剩下了区区五六人而已。其他人或因受到了家人恩主的劝阻,或因感受到了朝堂之上的压力,在这月余时间里一个接一个的改弦更张,甚至他练子宁自身,也收到了来自于昔日读书时,有恩于他的恩人的信件。
但越是如此,他也越是觉得出海必将为祸。如今不过是仅仅出海了一次,就引起如此之大的波澜,若是再去几次,岂不是更加人人重利,民心崩坏?
但时局至此,他心里也知道,现在出海之事的浪潮,已经不是他这么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所能阻止的了的。
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玉米欠收,周王守诺,或能为保守派赢得一二翻盘的资本……
“殿下,官斗已经送至。”几名军卒抬着十来具称量用的米斗,放在了玉米地边上,而后对朱肃抱拳禀道。
这一次玉米采收,朱肃要求事事都务求公平公正,因碧峰皇庄是皇家产业,平日里收粮用的米斗也是皇家自有,为了避嫌,朱肃特意不用皇庄自家的米斗,而是从周边县衙借了十来具官斗。验收时的保人也大有来头,除却保守派的练子宁、海事派的杨士奇二人外,还特地请来了如今最为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宋濂。宋濂之人品,世所共知,其虽然老来入了新学,但这数十年来积攒下来的声名,却是教这应天府人人都钦服的。
即便是自己的学生爱徒犯错,宋濂亦都是秉公而罚,从不稍加遮掩。况且其年老德昭,断不至于为了区区一个玉米,做出自毁一生名望的事。有他对这一次的赌斗做保,无论保守派还是海事派都是放心的紧。
“既如此,还请宋师下令开始采收吧。”朱肃对宋濂道。
宋濂笑呵呵的点点头,老人家倒是从未真正在意什么赌约,他活到这么一个岁数,在意的也不过是天下是否昌盛、百姓是否安康而已。听闻这凤鸣洲来的庄稼比之传统的稻谷更高产些,老人家是满心期盼,闻言也不推辞,朝着朱守谦招了招手:“既如此,靖江王且采收吧。”
“是,宋师。”朱守谦毫不避讳的站在泥地里,面色黝黑。要不是这一身王袍,还真没人能看出他也是朱家的王爷身份。但今日他是不亲自动手的,自有几个得了吩咐的庄户在朱守谦的教导下开始采收玉米,一个个玉米棒子从地里被收入框中,自有另一批庄户用打制好的给玉米脱粒的器具,将玉米粒一个个的从玉米梗上剥下,放入米斗中称量。
“这地……只是下等田而已吧?好啊,好啊,下等田中,却能产出此等佳粮,颜色金黄,色泽丰润,确实不负‘玉米’之名。”宋濂喜气洋洋的捏起几粒玉米,十分稀罕的将玉米粒放在阳光下端详了片刻,而后塞进嘴里,片刻之后满面陶醉的摇头晃脑道:“味正而甘,亦菜亦粮,还不贪地……好庄稼!百姓们能吃的口粮,而今又添一类矣!”老人家十分重农,即便玉米产量比不上稻谷,但却不如稻谷对土地的要求那般苛刻,仅这一点,宋濂就觉得这玉米是个好东西了。
“这玉米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煮可炒,可闷可蒸。非但能饱人,磨成粉末做成面食,也能保存许久……就是这剥剩下的玉米梗子,切碎了可以喂猪,晒干了可以烧柴,可谓浑身都是宝。”朱肃在旁说道。“多一个玉米,我大明百姓的餐桌上,不知会多多少种美食来。”
“民以食为天,善极,善极!”老人家笑得欢畅,眼睛都眯成了缝。他如今,更是坚信奉行开疆拓土国策之正确。若非勇于向外进取,如何能发现海外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如今,已称出几斗了?”
“回院正,已经称出五斗了。”宋濂身旁,一位负责统计的国子监监生回道。这回宋濂带来帮忙的学生都是农学院的,对农事都是精熟,今日见了这玉米采收,一个个脸上都不由得露出惊讶之意。“看现今的采收进度,若换做麦子、水稻,纵然是最上等的水浇地,采了这些田土,最多最多,也只能出四斗有余。”
<divclass="contentadv">“而这玉米,如今竟已经开始装第六斗了……更遑论,这还只是一个下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