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这座连接川康两地的交通要道,一旦失去,刘文辉的势力范围将大幅缩减。

    因此,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策略,只拆除了桥的大部分板面,认为这样足以阻挡红军的通过。

    同时,他还调派了两个营的兵力在桥头建立堡垒,山坡上也设置了严密的防御工事。

    对于这片天险,他们了如指掌,以至于本地人都认为红军这次真的是插翅难飞了。

    但对于红军来说,泸定桥是他们必须跨越的关卡。

    中央军的追击已经迫在眉睫,如果不能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通过,东西两岸的红军部队将再次被分割。

    河东的红一师和干部团因为连续的战斗,行军速度有所减缓,尚未赶到。

    而河西的红四团在赶到后,发现守卫桥头堡的川军正在拆桥板,红四团先头部队立即发起攻击,川军被迫退回桥头,因此桥板只拆了一半。

    泸定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四十四年即1705年,桥头御碑上的“泸定桥”三个字据说是康熙皇帝亲笔所书。

    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主体由13根铁链构成,其中9根作为底部支撑,4根则作为两侧的扶手。

    红军要面对这座摇摇晃晃、光滑冰冷的铁索桥,桥下是深不见底的三十米大渡河峡谷,河水汹涌澎湃,仿佛一只巨兽想要吞噬一切。

    即使铺上了木板,面对如此奔腾的河水,也足以让人头晕目眩。

    红四团并没有立即发起夺桥攻击,而是选择停下来休整,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

    与此同时,川军38团也陆续抵达泸定县城。

    漆雕六日和三十一名分身赶到后,迅速架设了唯一的一门75毫米山炮,并构建了防空和支援进攻的机枪阵地。

    经过侦查,漆雕六日发现虽然大渡河水流湍急,但河面并不宽,仅有一百多米。

    他利用系统商场购买了滑轮、绳索、钢管、实心链弹等物资,在下游两公里处成功进行了发射牵引。

    随后,系统分身利用滑轮溜过河面,牵引了更加稳固的大绳索,并依样画葫芦在另外两处设置了可以溜过大渡河的滑轮绳索。

    若非顾虑他人猜疑火力支援小组为何储备如此多的滑轮与绳索,漆雕六日甚至能轻易搭建起百条溜河绳索通道。

    漆雕六日向红四团的将领透露了自己所建的三条溜索,这个新情况令红四团的将领们大喜过望,对于夺取泸定桥的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