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风雪夜归人
“大将军,请问这是为何?”被反扭着胳膊的燕凤愣了一下,然后努力地扬起头问道。
“你心里不有数吗?”曾华冷冷地说道,“代国的长史,屈身潜伏在五原郡的河南之地,还不是为了和你主子南北呼应?只是我北府四百二十六条血债必须有人来承担!我曾某人是个有仇必报的小心眼,谁敢杀了我北府的人,就如同杀了我的亲人,就是追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这笔血债跟他清了。”
“哈哈!”燕凤闻言不由仰首大笑起来,“人家都说曾镇北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所以才得部众拥戴,无不竭忠效命,今日一看,果然如此。四百二十六人,在别人眼里不过蝼蚁一般,但是曾镇北却头戴白巾,奋杀在前,如同为亲人兄弟雪恨一般,能跟着这样的主公,死有何憾?”
曾华和笮朴还是冷冷地看着燕凤,脸上的表情依然是铁青色。
“只不过众人说曾镇北睿智明理,洞悉是非,我看却是一派虚言。”燕凤突然转言道,语气也由刚才的敬佩变了嘲讽。
听到这里,张蚝、曹延等人不由脸色一变,脾气暴躁的钟存连等羌人将领勃然大怒,纷纷拔出刀,准备乱刀剐了这个胡言乱语的贼人。
曾华和笮朴对视一望,反而露出淡淡的笑容。曾华心里感到十分的好笑,看来这古代文人谋士在敌军首领面前都喜欢这一套,不过从自己看《三国演义》等古代演义书籍得来的经验来看,燕凤这么说,这意味着两点,一是这其中肯定有“隐情”,二是这燕凤肯定对自己心动,不对。是心仪,呸呸,不对,应该是仰慕。曾华心中不由一阵轻松,看来陈牧师等人的死真的跟这个燕凤没有什么瓜葛,要不然他再是有才自己也要一刀砍了,这是原则问题。
看到曾华在自己的一番说辞下即不发怒,也不吃惊。反而在那里微微发笑,燕凤心里不由不由大吃一惊。但是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了,还隐隐猜到了曾华的心思,于是反扭着的双手又挣扎了一下。后面地两位镇北军士在曾华的示意下,聪明地松开了燕凤的双手,只是紧站在他的身后,警惕地注视着燕凤的一举一动,也随时准备响应曾华的下一个指令。
燕凤的双手得了自由。先轻轻整理了一下自己被弄皱的衣袍,然后落落大方地说道:“回镇北大将军,能容在下禀明一二吗?”
曾端收起了笑容,只是端坐在风火轮上将腰上地菊纹寒钢横刀连鞘解下,平放在马鞍前。淡然地说道:“请讲!”
“大将军领大军在去年十月大败铁弗刘务桓部,收服河南河朔各部,在下就向拓跋什翼犍大人进言道,说北府已经占据河朔、并州。再无后顾之忧,下一步必当是北方的代国。拓跋什翼犍大人也知道大将军是一代雄主,志向远大,代国不过是大将军纵马天下的一个小山包而已。”
说到这里,燕凤深深地看了一眼依然神情淡然的曾华,然后继续说道:“当时代国国中有两种说法,一是郎中令许谦等人提出,以代国地处偏远。国广而势弱,难有作为,不如归附北府,随战中原;二是庶长子拓跋寔君等人提出彻底跟北府和江左晋室分裂,自立旗号,另做图谋。”
听到这里,曾华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点点头。示意燕凤继续讲下去。
“拓跋什翼犍大人向我问计的时候。我答北府占据雍秦益梁并朔六州,有天府之富。西羌之强,悍卒接营,精骑连云,更难得的是北府诸地,百姓安居,众人齐心。我代国虽然疆域辽阔,控弦之众以十万计。但只是名义上同奉我代国,实际上却各行其令,一有强敌在外,恐怕异心者有如过江之鲫。”
曾华还只是点点头,既不高兴也不愤怒,这让燕凤感到极度的郁闷,就好像一个说书人讲得精彩无比,但是台下的听众却一点反应都没有。燕凤感到事情隐隐脱离了自己地掌控,看来自己对眼前这位镇北大将军不但是低估了,而且还太不了解了。
燕凤暗中一咬牙继续说道:“拓跋什翼犍大人非常赞同,于是我继续进言,代国现在名合实分,明强暗弱,可暂附于北府翼下,积攒力量,再做图谋。但是代国依附北府之前,必须要先取得一次胜利,这样的话才有可能保证代国的地位和自立。”
“但是如果战事一发,代国只能速胜,不可持久。而北府兵盛,一旦发作可集结重兵,依险相持,我军反而求速不得。于是在下就自求南下,潜伏五原河南,奔走鲜卑、匈奴众部,暗连相接,图谋大事,最后于十月底起事谷罗城,以图胜算。”
说到这里,燕凤不由长叹一口气道:“燕某千算万算却错算了两点。一是大将军竟然如此果敢,不畏风雪,踏河南下,奔袭谷罗城。二是看错了拓跋显。此人原本是河南鲜卑小部首领,是拓跋什翼犍的远房族人。我看他有几分谋勇,于是就立他为主,号令河南之地。但是这厮本事不大,野心却不小,成事之后先自称南单于,用尽手段招揽爪牙,意图自立为王,在北府和代国之间虎口夺食,分得一杯羹,真是可笑!”
“最让人愤慨的却是此厮不但好色,还凶残无比,趁我出城安抚匈奴部众时将暂时关押地陈牧师等北府四百余人尽数屠杀。我闻言赶回谷罗城,却已经酿成大错。我与拓跋显相争数日,但是兵权已经尽归此厮,我也无可奈何了。后来我被刺客刺伤,就借口疗伤,退出谷罗城,准备联络各部废了这厮再做打算。因为这拓跋显可能不但不能为代国在河南牵制北府兵马,说不定还是一大祸害。”
“大将军,请问这是为何?”被反扭着胳膊的燕凤愣了一下,然后努力地扬起头问道。
“你心里不有数吗?”曾华冷冷地说道,“代国的长史,屈身潜伏在五原郡的河南之地,还不是为了和你主子南北呼应?只是我北府四百二十六条血债必须有人来承担!我曾某人是个有仇必报的小心眼,谁敢杀了我北府的人,就如同杀了我的亲人,就是追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这笔血债跟他清了。”
“哈哈!”燕凤闻言不由仰首大笑起来,“人家都说曾镇北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所以才得部众拥戴,无不竭忠效命,今日一看,果然如此。四百二十六人,在别人眼里不过蝼蚁一般,但是曾镇北却头戴白巾,奋杀在前,如同为亲人兄弟雪恨一般,能跟着这样的主公,死有何憾?”
曾华和笮朴还是冷冷地看着燕凤,脸上的表情依然是铁青色。
“只不过众人说曾镇北睿智明理,洞悉是非,我看却是一派虚言。”燕凤突然转言道,语气也由刚才的敬佩变了嘲讽。
听到这里,张蚝、曹延等人不由脸色一变,脾气暴躁的钟存连等羌人将领勃然大怒,纷纷拔出刀,准备乱刀剐了这个胡言乱语的贼人。
曾华和笮朴对视一望,反而露出淡淡的笑容。曾华心里感到十分的好笑,看来这古代文人谋士在敌军首领面前都喜欢这一套,不过从自己看《三国演义》等古代演义书籍得来的经验来看,燕凤这么说,这意味着两点,一是这其中肯定有“隐情”,二是这燕凤肯定对自己心动,不对。是心仪,呸呸,不对,应该是仰慕。曾华心中不由一阵轻松,看来陈牧师等人的死真的跟这个燕凤没有什么瓜葛,要不然他再是有才自己也要一刀砍了,这是原则问题。
看到曾华在自己的一番说辞下即不发怒,也不吃惊。反而在那里微微发笑,燕凤心里不由不由大吃一惊。但是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了,还隐隐猜到了曾华的心思,于是反扭着的双手又挣扎了一下。后面地两位镇北军士在曾华的示意下,聪明地松开了燕凤的双手,只是紧站在他的身后,警惕地注视着燕凤的一举一动,也随时准备响应曾华的下一个指令。
燕凤的双手得了自由。先轻轻整理了一下自己被弄皱的衣袍,然后落落大方地说道:“回镇北大将军,能容在下禀明一二吗?”
曾端收起了笑容,只是端坐在风火轮上将腰上地菊纹寒钢横刀连鞘解下,平放在马鞍前。淡然地说道:“请讲!”
“大将军领大军在去年十月大败铁弗刘务桓部,收服河南河朔各部,在下就向拓跋什翼犍大人进言道,说北府已经占据河朔、并州。再无后顾之忧,下一步必当是北方的代国。拓跋什翼犍大人也知道大将军是一代雄主,志向远大,代国不过是大将军纵马天下的一个小山包而已。”
说到这里,燕凤深深地看了一眼依然神情淡然的曾华,然后继续说道:“当时代国国中有两种说法,一是郎中令许谦等人提出,以代国地处偏远。国广而势弱,难有作为,不如归附北府,随战中原;二是庶长子拓跋寔君等人提出彻底跟北府和江左晋室分裂,自立旗号,另做图谋。”
听到这里,曾华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点点头。示意燕凤继续讲下去。
“拓跋什翼犍大人向我问计的时候。我答北府占据雍秦益梁并朔六州,有天府之富。西羌之强,悍卒接营,精骑连云,更难得的是北府诸地,百姓安居,众人齐心。我代国虽然疆域辽阔,控弦之众以十万计。但只是名义上同奉我代国,实际上却各行其令,一有强敌在外,恐怕异心者有如过江之鲫。”
曾华还只是点点头,既不高兴也不愤怒,这让燕凤感到极度的郁闷,就好像一个说书人讲得精彩无比,但是台下的听众却一点反应都没有。燕凤感到事情隐隐脱离了自己地掌控,看来自己对眼前这位镇北大将军不但是低估了,而且还太不了解了。
燕凤暗中一咬牙继续说道:“拓跋什翼犍大人非常赞同,于是我继续进言,代国现在名合实分,明强暗弱,可暂附于北府翼下,积攒力量,再做图谋。但是代国依附北府之前,必须要先取得一次胜利,这样的话才有可能保证代国的地位和自立。”
“但是如果战事一发,代国只能速胜,不可持久。而北府兵盛,一旦发作可集结重兵,依险相持,我军反而求速不得。于是在下就自求南下,潜伏五原河南,奔走鲜卑、匈奴众部,暗连相接,图谋大事,最后于十月底起事谷罗城,以图胜算。”
说到这里,燕凤不由长叹一口气道:“燕某千算万算却错算了两点。一是大将军竟然如此果敢,不畏风雪,踏河南下,奔袭谷罗城。二是看错了拓跋显。此人原本是河南鲜卑小部首领,是拓跋什翼犍的远房族人。我看他有几分谋勇,于是就立他为主,号令河南之地。但是这厮本事不大,野心却不小,成事之后先自称南单于,用尽手段招揽爪牙,意图自立为王,在北府和代国之间虎口夺食,分得一杯羹,真是可笑!”
“最让人愤慨的却是此厮不但好色,还凶残无比,趁我出城安抚匈奴部众时将暂时关押地陈牧师等北府四百余人尽数屠杀。我闻言赶回谷罗城,却已经酿成大错。我与拓跋显相争数日,但是兵权已经尽归此厮,我也无可奈何了。后来我被刺客刺伤,就借口疗伤,退出谷罗城,准备联络各部废了这厮再做打算。因为这拓跋显可能不但不能为代国在河南牵制北府兵马,说不定还是一大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