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一战刚爆发不久,轻型火炮的的确确能够满足一定的战役战术要求。不过像现在这样,当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之后,较为重型的、火力得到加强的加农炮开始取代轻型机动性好的加农炮,标准的75毫米加农炮已经不能适应战争的发展,除了攻击可见的目标,如敌方战车、机枪阵地、战机等还具有一定的效果,对于在防御工事、分散藏于掩体中的步兵,这种加农炮并没有多大效果反而给后勤带来异常大的压力。贵军从一开始便装备使用大量的速射小口径火炮,到了现在的确是需要更为有效的火炮……”
俩人争论的重点也就是1897型75毫米火炮,该火炮于十九世纪末研制,多项先进技术集于一身,尤其是它那康拉德·豪斯纳的德国人研发的液压气缸专利的应用,让火炮的速射成为可能,这种气缸能在发射的时候吸收后坐力,然后平稳的将火炮送回至炮架,而在此之前火炮发射出一枚炮弹之后都会偏离原位,复位之后重新瞄准,极其耗费宝贵的作战时间。
液压气缸能够像炮架架尾的驻锄和特别轮闸一样帮助控制后坐力,该火炮仅需要两人来瞄准,一人装填弹药,一到两人在火炮的后方的弹药车旁利用机械装置迅速而又自动的设定机械定时引信。火炮瞄准手在炮弹发射时候仍然可以呆在瞄准具的位置不用离开,瞄准手用两人而不再是一人,第一人调整射击角度,第二人调整方位角。
该炮的另一项创新就是旋转式诺登菲尔特偏心螺钉炮闩,简单动一下就可以将炮栓旋转120度,从而使废弹壳从炮膛里退出来,新的炮弹填入炮膛,后膛关闭火炮也就完成了发射准备。一个训练有素的炮组大约用时一秒钟就能将炮弹填入炮膛,每门炮有一个装有七十二发高爆榴弹或杀伤定装炮弹的前车来补给炮弹,炮组中一到两人使用引信装置准备炮弹,每次两发,由一人甚至更多人将弹药搬至火炮的后膛,该火炮在实战中可以打出每分30发的射速,火炮发热之后才盖上湿毛毯降温。
由此该火炮将数种措施揉成一体,包括液压气动式反后坐气缸、炮架架尾驻锄、轮闸、引信设定、双瞄具,结果可以让炮兵们以25发每分钟的射速发射炮弹,可以说是一款非常非常之先进的火炮,这般重要的发明创作理应大规模使用,但法国人明显估算错了战争的发展进程,速射火炮虽然先进,但其威力有限射程有限,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需求。
“该炮发射5.44公斤的高爆榴弹,射程6858米,初速超过610米/秒。火炮的性能的确是非常之优秀,贵军大概现在有近一万门左右的该型火炮投身于战场。但事实上呢?他的威力应该你们非常明白吧!”
邓华林知道法军目前急需的也就是运输汽车、石油、军械弹药、生活物资等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前线根本扛不住德国人的火力打击,尤其是索姆河一场战役下来,七天七夜的火力覆盖就是没有消灭掉生命力堪比小强的德军,从根本上来看就是英法联军依旧迷恋着他们自己的军工产品。
以法国为例,他们大量装备75毫米的速射野战火炮,也就是艾尔特口中的军工生产奇葩1897火炮,他的优劣战争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或许在中国那种军阀割据战中着中国火炮可以称之为大杀器,但在一战战场中,操控这种火炮的炮手可以换一个名字,那就叫做炮灰。
一切都源于法军对德国战术重点依旧是使用机动性强的轻型步兵,在他们看来步兵可以得到75毫米速射火炮和机枪支援,足以让战争胜利的天平倾向于自己一方,然而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后考验的就是大口径大威力的火炮了,尤其是需要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不过法军却没有那么足够好且足够多的火炮与德国抗衡。
在得到一定火力加强之前,法军装备一定的155毫米口径的1904型加农炮和240毫米的1884型加农炮。1904火炮性能可谓稳定,最大射角41度,可发射43公斤的高爆弹,亦可以发射实心弹和爆破弹,最大射程却仅有5.95公里,一场战役战线至少绵延是十数公里,纵深数十公里,这样的射程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即便有240毫米的1884型加农炮,这款炮射程达到了17公里以上,但它总重却超过30吨,一枚140公斤的炮弹足以让它的射速慢得出奇,而且三十吨的体重就是用亚美集团开发的矿山车来拉,也需要一定的公路基础才行,在坑坑洼洼的战场拉着几十吨重的大炮,注定只能成“炮灰”。
“施奈德公司已经为我军推出新的长管火炮,射程和威力都不错……”
艾尔特少将端着热乎乎的茶杯,嗓子虽然是润得不错,不过抢话可还是抢不赢邓华林。“这些我知道炮管长6.7米、射角38度,旋转角度总数为10度,发射炮弹重140公斤,射程达到17300米。性能好是好,但还是远水不解近渴吧!”
说到这儿,邓华林主动接过少将的杯子,给他添开水递过去之后继续说道:“协约**队另一支主力英军,他们的皇家炮兵部队装备也不是怎么可行。英制117毫米榴弹炮,除了速射8.16公斤炮提供的快速而又使用的直接瞄准射击以外,其实就和贵军的75毫米速射炮一样,射速快但威力小射程短,不仅是贵军,英国皇家炮兵也需要火力更猛、弹道更低更适宜间接瞄准射击的火炮。这里有一份商业机密资料,作为盟友我可以给你看一看。”说完,邓华林从抽屉里找出一份文件扔给了艾尔特少将。
“该火炮是由考文垂兵工厂的国际财团设计,使用短管13倍口径加农炮,置箱形架尾式炮架上,射角负5~45度,能将实用的15.88公斤炮弹投送到6675米,加装大型护板以免炮手受到轻武器和弹片伤害,前不久在我集团的帮助之下为其火炮全部换装充气式轮胎以便增进机动能力,不过其性能还不如他们的bl152毫米榴弹炮。”
说起各国的军事装备来,邓华林此时就是专家级别的,对两军的火炮装备是如数家珍般的慢慢道来:“1896年设计使用的152毫米火炮,同样是短而粗大的火炮,装有较早的反后坐系统,以三十五度的射角完成一般榴弹任务,还能以高仰角打击壕沟外的目标,拆除托架和炮管装上木和钢制的平台,能够以70度的射角射击,可在一个支点上旋转射击,当然难以完成此操作。他可以将53.75公斤的有效榴散弹发射4755米,换装更好的反后坐系统后,120毫米的榴弹炮射程增加一倍,以为性能不错而被大量生产,结果到现在却成了一堆堆废物了!”
“当然,他们还有更大的火炮比如bl203毫米榴弹炮,可这门炮造型奇特,英军将重达9吨的钢铁置于纤细的车轮上,先不说拖动这样的重物在贵国泥泞的土地里行军时何等的困难,经常陷入泥坑动弹不得怎么可能快速投入战斗?而且它虽然能够将90.72公斤的高爆榴弹,有45度的最大射角和最大11公里的射程,但它每开一炮都得让那纤细的轮子震飞老远,重新归位瞄准射击又不只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当然,前不久的伊普尔血战,他们的305毫米马克ii型榴弹炮投入了使用,该炮可谓是火力惊人,使用16.33公斤推进药能将340.19公斤炮弹发射至13千米之外,那可谓是一炮一个大坑,德军根本扛不住这样大口径火炮的轰击。但这型火炮的炮管和后膛也重达9271公斤,而且炮管长17.3倍口径也就是5.64米长,要不是英**队有线得紧,重型卡车那是只要货不问价格,否则我还真想知道他们是如何让这种发射一枚炮弹,其后坐力能使炮身后退1.25米的22门大怪物运上战场。总之,贵军和英军此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打击火力不足!”
邓华林一**坐在书桌上,看着已经被说楞着的艾尔特少将,忽然想起当初自己第一次做成大买卖的情景,也是和这位少将之间的合作。想当初自己可是极力的推销自己的产品,而且自治区精心打造的155毫米野战榴弹炮,更是首先向协约国尤其是眼前这位少将推销的,但当时可能是每门三万美金的价格吓住了他,结果少将还是选择了法军钟爱的轻型火炮和轻重机枪,速射火炮有他们自己的工厂制造更是订购量少得可怜。
然而,德国方面大肆购买了自治区推销过去的火炮,105毫米的虽然因为他们自己也有优秀的火炮,口径105毫米、炮重只有3200公斤、炮长4.75米、炮管长45倍口径、有效射程14100米,性能非常之优秀。而加上自治区推销过去的155毫米榴弹炮,更是构成了有效的火力打击之中远程力量,在面对英法联军的时候极具优势。
凡尔登战役10余个小时的活力覆盖就让法军的三道野战防线几乎崩溃,而第一道野战防线更是成了无人区,就此一场大战役便凸显了德方的火力优势。而反观英法联军方面,索姆河战役用着自己性能有限的火炮和德军对抗七天七夜,虽然最后以量取得了一定优势,但没有像德军一样营造出无人区来,反而让自己的士兵成了机枪靶子,开战当日便送命数万。
俩人争论的重点也就是1897型75毫米火炮,该火炮于十九世纪末研制,多项先进技术集于一身,尤其是它那康拉德·豪斯纳的德国人研发的液压气缸专利的应用,让火炮的速射成为可能,这种气缸能在发射的时候吸收后坐力,然后平稳的将火炮送回至炮架,而在此之前火炮发射出一枚炮弹之后都会偏离原位,复位之后重新瞄准,极其耗费宝贵的作战时间。
液压气缸能够像炮架架尾的驻锄和特别轮闸一样帮助控制后坐力,该火炮仅需要两人来瞄准,一人装填弹药,一到两人在火炮的后方的弹药车旁利用机械装置迅速而又自动的设定机械定时引信。火炮瞄准手在炮弹发射时候仍然可以呆在瞄准具的位置不用离开,瞄准手用两人而不再是一人,第一人调整射击角度,第二人调整方位角。
该炮的另一项创新就是旋转式诺登菲尔特偏心螺钉炮闩,简单动一下就可以将炮栓旋转120度,从而使废弹壳从炮膛里退出来,新的炮弹填入炮膛,后膛关闭火炮也就完成了发射准备。一个训练有素的炮组大约用时一秒钟就能将炮弹填入炮膛,每门炮有一个装有七十二发高爆榴弹或杀伤定装炮弹的前车来补给炮弹,炮组中一到两人使用引信装置准备炮弹,每次两发,由一人甚至更多人将弹药搬至火炮的后膛,该火炮在实战中可以打出每分30发的射速,火炮发热之后才盖上湿毛毯降温。
由此该火炮将数种措施揉成一体,包括液压气动式反后坐气缸、炮架架尾驻锄、轮闸、引信设定、双瞄具,结果可以让炮兵们以25发每分钟的射速发射炮弹,可以说是一款非常非常之先进的火炮,这般重要的发明创作理应大规模使用,但法国人明显估算错了战争的发展进程,速射火炮虽然先进,但其威力有限射程有限,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需求。
“该炮发射5.44公斤的高爆榴弹,射程6858米,初速超过610米/秒。火炮的性能的确是非常之优秀,贵军大概现在有近一万门左右的该型火炮投身于战场。但事实上呢?他的威力应该你们非常明白吧!”
邓华林知道法军目前急需的也就是运输汽车、石油、军械弹药、生活物资等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前线根本扛不住德国人的火力打击,尤其是索姆河一场战役下来,七天七夜的火力覆盖就是没有消灭掉生命力堪比小强的德军,从根本上来看就是英法联军依旧迷恋着他们自己的军工产品。
以法国为例,他们大量装备75毫米的速射野战火炮,也就是艾尔特口中的军工生产奇葩1897火炮,他的优劣战争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或许在中国那种军阀割据战中着中国火炮可以称之为大杀器,但在一战战场中,操控这种火炮的炮手可以换一个名字,那就叫做炮灰。
一切都源于法军对德国战术重点依旧是使用机动性强的轻型步兵,在他们看来步兵可以得到75毫米速射火炮和机枪支援,足以让战争胜利的天平倾向于自己一方,然而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后考验的就是大口径大威力的火炮了,尤其是需要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不过法军却没有那么足够好且足够多的火炮与德国抗衡。
在得到一定火力加强之前,法军装备一定的155毫米口径的1904型加农炮和240毫米的1884型加农炮。1904火炮性能可谓稳定,最大射角41度,可发射43公斤的高爆弹,亦可以发射实心弹和爆破弹,最大射程却仅有5.95公里,一场战役战线至少绵延是十数公里,纵深数十公里,这样的射程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即便有240毫米的1884型加农炮,这款炮射程达到了17公里以上,但它总重却超过30吨,一枚140公斤的炮弹足以让它的射速慢得出奇,而且三十吨的体重就是用亚美集团开发的矿山车来拉,也需要一定的公路基础才行,在坑坑洼洼的战场拉着几十吨重的大炮,注定只能成“炮灰”。
“施奈德公司已经为我军推出新的长管火炮,射程和威力都不错……”
艾尔特少将端着热乎乎的茶杯,嗓子虽然是润得不错,不过抢话可还是抢不赢邓华林。“这些我知道炮管长6.7米、射角38度,旋转角度总数为10度,发射炮弹重140公斤,射程达到17300米。性能好是好,但还是远水不解近渴吧!”
说到这儿,邓华林主动接过少将的杯子,给他添开水递过去之后继续说道:“协约**队另一支主力英军,他们的皇家炮兵部队装备也不是怎么可行。英制117毫米榴弹炮,除了速射8.16公斤炮提供的快速而又使用的直接瞄准射击以外,其实就和贵军的75毫米速射炮一样,射速快但威力小射程短,不仅是贵军,英国皇家炮兵也需要火力更猛、弹道更低更适宜间接瞄准射击的火炮。这里有一份商业机密资料,作为盟友我可以给你看一看。”说完,邓华林从抽屉里找出一份文件扔给了艾尔特少将。
“该火炮是由考文垂兵工厂的国际财团设计,使用短管13倍口径加农炮,置箱形架尾式炮架上,射角负5~45度,能将实用的15.88公斤炮弹投送到6675米,加装大型护板以免炮手受到轻武器和弹片伤害,前不久在我集团的帮助之下为其火炮全部换装充气式轮胎以便增进机动能力,不过其性能还不如他们的bl152毫米榴弹炮。”
说起各国的军事装备来,邓华林此时就是专家级别的,对两军的火炮装备是如数家珍般的慢慢道来:“1896年设计使用的152毫米火炮,同样是短而粗大的火炮,装有较早的反后坐系统,以三十五度的射角完成一般榴弹任务,还能以高仰角打击壕沟外的目标,拆除托架和炮管装上木和钢制的平台,能够以70度的射角射击,可在一个支点上旋转射击,当然难以完成此操作。他可以将53.75公斤的有效榴散弹发射4755米,换装更好的反后坐系统后,120毫米的榴弹炮射程增加一倍,以为性能不错而被大量生产,结果到现在却成了一堆堆废物了!”
“当然,他们还有更大的火炮比如bl203毫米榴弹炮,可这门炮造型奇特,英军将重达9吨的钢铁置于纤细的车轮上,先不说拖动这样的重物在贵国泥泞的土地里行军时何等的困难,经常陷入泥坑动弹不得怎么可能快速投入战斗?而且它虽然能够将90.72公斤的高爆榴弹,有45度的最大射角和最大11公里的射程,但它每开一炮都得让那纤细的轮子震飞老远,重新归位瞄准射击又不只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当然,前不久的伊普尔血战,他们的305毫米马克ii型榴弹炮投入了使用,该炮可谓是火力惊人,使用16.33公斤推进药能将340.19公斤炮弹发射至13千米之外,那可谓是一炮一个大坑,德军根本扛不住这样大口径火炮的轰击。但这型火炮的炮管和后膛也重达9271公斤,而且炮管长17.3倍口径也就是5.64米长,要不是英**队有线得紧,重型卡车那是只要货不问价格,否则我还真想知道他们是如何让这种发射一枚炮弹,其后坐力能使炮身后退1.25米的22门大怪物运上战场。总之,贵军和英军此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打击火力不足!”
邓华林一**坐在书桌上,看着已经被说楞着的艾尔特少将,忽然想起当初自己第一次做成大买卖的情景,也是和这位少将之间的合作。想当初自己可是极力的推销自己的产品,而且自治区精心打造的155毫米野战榴弹炮,更是首先向协约国尤其是眼前这位少将推销的,但当时可能是每门三万美金的价格吓住了他,结果少将还是选择了法军钟爱的轻型火炮和轻重机枪,速射火炮有他们自己的工厂制造更是订购量少得可怜。
然而,德国方面大肆购买了自治区推销过去的火炮,105毫米的虽然因为他们自己也有优秀的火炮,口径105毫米、炮重只有3200公斤、炮长4.75米、炮管长45倍口径、有效射程14100米,性能非常之优秀。而加上自治区推销过去的155毫米榴弹炮,更是构成了有效的火力打击之中远程力量,在面对英法联军的时候极具优势。
凡尔登战役10余个小时的活力覆盖就让法军的三道野战防线几乎崩溃,而第一道野战防线更是成了无人区,就此一场大战役便凸显了德方的火力优势。而反观英法联军方面,索姆河战役用着自己性能有限的火炮和德军对抗七天七夜,虽然最后以量取得了一定优势,但没有像德军一样营造出无人区来,反而让自己的士兵成了机枪靶子,开战当日便送命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