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关于东林党的段子有很多,比如“明亡于东林”、“平时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水太凉、头皮痒”等等。
不过这些段子也并非都是对的,大明亡国这个锅太大,光靠东林党可背不过来,要细数起来,阉党、浙党、崇祯、晋商、宗室、勋贵、小冰河期等诸多原因加起来方才导致了大明的灭亡,可不只是因为东林党一家。
细数起来崇祯朝17年,有50个内阁大臣,属于东林党的也就11人;崇祯朝17个首辅,东林党也就3个,周道登、韩爌、成基命,其中周登道当了6个月首辅,韩爌当了1年,成基命只当了6个月而已,东林党并不是崇祯朝最有权力的党派。
“水太凉、头皮痒”也只有一个钱谦益而已,战死或者殉国的东林党人则有解学龙,顾锡畴,姜曰广,刘宗周,孙承宗,李邦华,李若星,宋师襄,黄道周,瞿式耜,曹学佺,韩爌,史可法等诸多代表;而且就算是钱谦益,在顺治年间也曾多次暗中组织反清复明,这个人实在是复杂得很。
而且还有不少东林党人为大明做出过颇多贡献,比如沈隆刚刚委以重任的徐光启、孙承宗、李之藻等人,他们也是东林党。
甚至同阉党相比,东林党的节操可能还要强一些,东林党有钱谦益,阉党这边可是有提倡剃发易服的孙之獬啊,这家伙绝对比钱谦益更加无耻。
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东林党就是好人,有几口锅是东林党如何也甩不掉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明末党争这股子风潮是从东林党这里开启的。
万历三十三年,顾宪成与同好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在无锡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品评人物,抨击当权派,在职官员赵南星等人遥相呼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开始是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之争,到了天启年间,党争愈演愈烈,浙、齐、楚、宣、昆各党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和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结成同盟,共同对付东林党。
朝堂上达成了一锅粥,谁还有心思办事儿啊!到最后,这些大臣一天啥也不干,就忙着吵架去了,比之唐末的牛李党争和北宋末年的新旧党争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时间朝堂之上不论对错,只论党派,这样闹下去,朝政那还能好的了?要是说明亡最大的原因是党争,那东林党还真得背一大半不可。
再看东林党人的主张,无非是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废除工商税这些,第一条、第二条是老调重弹,这话说了上千年了,一点儿也不新鲜。
至于第三条,有人美其名曰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迫切需求,东林党的这一主张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只可惜被打断了,要不然中国也有可能提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然而这也是扯淡,要说萌芽,我大宋当年也萌芽了啊?怎么没见发育起来?归根结底,东林党这帮人虽然因为江南发达的经济条件,开始利用工商业大肆赚钱,但他们骨子里还是地主那一套,和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完全不一样。
指望他们发展出资本主义来,还不如指望李鸿章、张之洞能搞好近代工业呢!他们赚来的钱用于扩大工厂生产了吗?用于研发新的技术了吗?用于开拓市场了吗?怕是大多数都用来享受奢靡生活,用于兼并土地,用于行贿上去了,这么干怎么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
而且东林党鼓吹削弱君权,但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恰恰是在君权集中的情况下才发展起来的,在法国是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在德国是俾斯麦统一德意志;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如何能形成规范的市场?
吴老师在和沈隆谈起东林党的时候,引用了著名史学大家吴晗先生的评价:从道理上看,大部分情况下东林党人是对的,但是他们只吵架,不办事。
史学专家的话倒是比网络段子靠谱多了,不过人家依旧看不上东林党;对于这种只懂得批评,不懂办事儿的人,沈隆也是见得多了,网上那些公知不就是么?
早些时候,沈隆对他们的言论还颇为赞同,但等进入社会被社会毒打之后才知道他们说的全属放屁,后来看到二毛子的惨状,沈隆才知道公知治国是什么样的下场,从此以后就再也懒得理会这些人了,现在他看东林党,也和这些人一样。
朝廷不是不需要批评,但更需要办事儿的人,那种只会批评不会办事儿的来那么几个就够了,要真把这样的人塞满朝堂,那国家就真的药丸了。
被陆文昭重新整顿过的锦衣卫行动很快,曹化淳刚刚接手的东厂也急需摆脱魏忠贤的阴影,重新向皇帝陛下证明自己的能力,再加上李三才已经死了,所以很快就查出了李三才当年贪赃枉法的证据。
不过这些段子也并非都是对的,大明亡国这个锅太大,光靠东林党可背不过来,要细数起来,阉党、浙党、崇祯、晋商、宗室、勋贵、小冰河期等诸多原因加起来方才导致了大明的灭亡,可不只是因为东林党一家。
细数起来崇祯朝17年,有50个内阁大臣,属于东林党的也就11人;崇祯朝17个首辅,东林党也就3个,周道登、韩爌、成基命,其中周登道当了6个月首辅,韩爌当了1年,成基命只当了6个月而已,东林党并不是崇祯朝最有权力的党派。
“水太凉、头皮痒”也只有一个钱谦益而已,战死或者殉国的东林党人则有解学龙,顾锡畴,姜曰广,刘宗周,孙承宗,李邦华,李若星,宋师襄,黄道周,瞿式耜,曹学佺,韩爌,史可法等诸多代表;而且就算是钱谦益,在顺治年间也曾多次暗中组织反清复明,这个人实在是复杂得很。
而且还有不少东林党人为大明做出过颇多贡献,比如沈隆刚刚委以重任的徐光启、孙承宗、李之藻等人,他们也是东林党。
甚至同阉党相比,东林党的节操可能还要强一些,东林党有钱谦益,阉党这边可是有提倡剃发易服的孙之獬啊,这家伙绝对比钱谦益更加无耻。
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东林党就是好人,有几口锅是东林党如何也甩不掉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明末党争这股子风潮是从东林党这里开启的。
万历三十三年,顾宪成与同好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在无锡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品评人物,抨击当权派,在职官员赵南星等人遥相呼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开始是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之争,到了天启年间,党争愈演愈烈,浙、齐、楚、宣、昆各党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和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结成同盟,共同对付东林党。
朝堂上达成了一锅粥,谁还有心思办事儿啊!到最后,这些大臣一天啥也不干,就忙着吵架去了,比之唐末的牛李党争和北宋末年的新旧党争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时间朝堂之上不论对错,只论党派,这样闹下去,朝政那还能好的了?要是说明亡最大的原因是党争,那东林党还真得背一大半不可。
再看东林党人的主张,无非是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废除工商税这些,第一条、第二条是老调重弹,这话说了上千年了,一点儿也不新鲜。
至于第三条,有人美其名曰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迫切需求,东林党的这一主张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只可惜被打断了,要不然中国也有可能提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然而这也是扯淡,要说萌芽,我大宋当年也萌芽了啊?怎么没见发育起来?归根结底,东林党这帮人虽然因为江南发达的经济条件,开始利用工商业大肆赚钱,但他们骨子里还是地主那一套,和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完全不一样。
指望他们发展出资本主义来,还不如指望李鸿章、张之洞能搞好近代工业呢!他们赚来的钱用于扩大工厂生产了吗?用于研发新的技术了吗?用于开拓市场了吗?怕是大多数都用来享受奢靡生活,用于兼并土地,用于行贿上去了,这么干怎么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
而且东林党鼓吹削弱君权,但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恰恰是在君权集中的情况下才发展起来的,在法国是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在德国是俾斯麦统一德意志;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如何能形成规范的市场?
吴老师在和沈隆谈起东林党的时候,引用了著名史学大家吴晗先生的评价:从道理上看,大部分情况下东林党人是对的,但是他们只吵架,不办事。
史学专家的话倒是比网络段子靠谱多了,不过人家依旧看不上东林党;对于这种只懂得批评,不懂办事儿的人,沈隆也是见得多了,网上那些公知不就是么?
早些时候,沈隆对他们的言论还颇为赞同,但等进入社会被社会毒打之后才知道他们说的全属放屁,后来看到二毛子的惨状,沈隆才知道公知治国是什么样的下场,从此以后就再也懒得理会这些人了,现在他看东林党,也和这些人一样。
朝廷不是不需要批评,但更需要办事儿的人,那种只会批评不会办事儿的来那么几个就够了,要真把这样的人塞满朝堂,那国家就真的药丸了。
被陆文昭重新整顿过的锦衣卫行动很快,曹化淳刚刚接手的东厂也急需摆脱魏忠贤的阴影,重新向皇帝陛下证明自己的能力,再加上李三才已经死了,所以很快就查出了李三才当年贪赃枉法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