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煐处理着政事,也算是得心应手,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而就在朱允煐忙着的时候,老朱不紧不慢的来到了武英殿。朱允煐连忙起身,将一些折子推给老朱,让老朱过过目。而老朱也很自然的接过折子,仔细的翻看起来了。

    虽然偶有皱眉,觉得朱允煐的处置方式不是如他的愿。只是老朱也习惯了这些,当年大朱临朝理政的时候,也都是经常处理着一些奏折后给老朱过目,也经常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处置方式不太符合老朱的意愿。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老朱习惯了这些,大朱、小朱也都习惯了这样的操作方式。

    至于处置方式稍微的有些不太符合老朱的意愿,这也很正常,小朱和老朱在一些事情上,也确确实实有着那么一些观念上的差异,这样的事情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朱允煐也没说什么,继续忙着批阅奏折,要开始提前准备春耕的事情了,这些事情都得提前准备好。说到底农耕文明,耕种这样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头等大事了。

    老朱放下折子,笑着问道,“今个在朝堂上,你就是不认出宫的事,真当旁人不知道?”

    朱允煐也不在意,得意无比,“他们知道归知道,咱不认他们又能如何?还能骂咱不成?!咱也不怕这些人觉得咱是昏君,搞个什么挂印的事情。真要是那般,咱倒不介意弄走几个。”

    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朱允煐这样的决定,他自然再满意不过了。

    皇帝就该有皇帝的样子,岂能被那些文武百官轻易的左右,要是皇帝没点主见,迟早也就要被那些臣子们给架空、沦为提线木偶。

    皇帝霸道一点没有坏处,虽然这样可能也是有着一些隐患。但是老朱很清楚,他是那种英明睿智的皇帝,他也知道自己的宝贝孙儿更是一个可靠的明君。

    “咱现在就是想着啊,你那首词,咱怎么看都是千古第一流。”老朱忽然委屈起来,有些舍不得,“你若是不认,那旁人说不准就冒用了。再者就是咱英儿作的诗,也是该流传千古。”

    朱允煐笑了笑,不是很在意,“皇爷爷,咱可不算什么心思都没有。咱没有提姓,只是咱的名谁敢冒用?那灯笼咱让人送去练子宁那,旁人也都是心里有数。”

    虽然可能多此一举,甚至可以说是掩耳盗铃,但是不管怎么说,皇帝不认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是没办法。

    朱允煐这么做可没什么问题,历史上的嘉靖皇帝搞出来一个大礼仪,那可不是矫情,这也是他的权谋之术。

    哪怕他那时候也只是意外得到了皇位,依然可以通过‘大义’,甚至这个‘大义’都让人有微词。可是那又如何,皇帝开始耍赖,臣子只能心里发苦,也只能认了。

    没有实权的嘉靖皇帝在刚刚登基就敢折腾,大权在握的英示皇帝这个时候要开始耍无赖,自然也就更加得心应手,让臣子们更加的无可奈何了。

    “那字是如意写的,赏给练子宁就赏给他。”老朱心情不错,说道,“咱也不是小气的人,好事落在自家人身上就好。到底不是你的墨宝,你也就是提了个名,姓都不敢提。”

    “那咱回头去收拾咱儿子去。”朱允煐笑着开口,说道,“那小子要是不偷懒,咱就当是帮他扬名就是,就是皇爷爷也看到了那怠惰货色了。”

    老朱一瞪眼,自从有了重孙之后,老朱就觉得孙儿实际上也没有那么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