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芷柔因着刚刚作诗比较顺利,心态更是平稳,现在听到圣人提问吐蕃的问题,眼中更是流出势在必得——因着论钦陵来长安时总是把自己牵扯进去,自己也思考了许多关于应对吐蕃的政策,果然今日殿试圣人问到了!

    萧芷柔莲步轻移,刚想要把自己心中所想说出,却被不远处一个身材格外高大的男子抢先一步。

    只见那男子剑眉星目,眉宇之间英气逼人,鼻梁高耸,薄唇噙着淡淡笑意,自信飞扬。那通身气派非凡,把在场一众世家子弟都比了下去!

    他上前很自然地行了一礼,行云流水,不怯懦,也不谨慎过头。萧芷柔看到他的那副样子,心中了然:一个世家子,很有可能是七大家族中的人,而且是前几的那种!

    男子声音洪亮,透着一股潇洒不羁,听的人身心舒畅,少了几分紧张:“想要扳倒吐蕃,光给他们制造内忧可不够,外患也得跟上。吐蕃多用骑兵,利用地势之便屡屡得胜。川蜀之地富庶,且地势险峻,可以在此处大力培养骑兵,用以对敌。”

    “要培养军队,物资支持也需跟上。川蜀之地可以适当减少赋税,鼓励当地百姓从军。军器监也应当加紧研制有利武器……”

    卢钧说的很全面,虽然他不善军事,但是对于战争的准备和财务方面的政事,他却是颇有天赋。

    李云极听了,更是欣慰,和卢江宁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卢钧是范阳卢氏出身,更是这一代家中嫡长子,卢江宁的亲侄子,卢钰的亲哥哥,自幼天资不凡,家族对其寄予厚望。本来很早就叫他去参加科举,以他的才华,进士及第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但是卢家的孩子啊,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卢钧十五岁那年,死活要去各处游历,身上也不带什么银钱,只是留下一张“儿子去也”的纸条,便离开了长安城,把卢家上上下下急了个半死。

    尤其是卢江宁,她可是打心里疼爱大哥家的一双儿女。本来做了天后,想着卢钧过了科举,在朝中有族人护着,绝对是如鱼得水,此生无忧。没想到卢钧偏生不遂了他们的意,现在也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吃苦,愁的卢江宁消瘦了一圈。

    李无忧那时才五岁,从报恩寺里回来就见到伯娘那副哀愁的样子,了解了情况后,她反而哈哈大笑,觉得自己这个表哥真是有意思的很!

    李君临也表示对卢钧非常佩服,纵情山水,看遍世间百态,也是另一种修行。他劝自己阿娘,家在这里,表哥就是去了天涯海角也是会回来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在不让表哥出去看看,多年之后怕是会抱憾终身!

    李无忧当时也跟着点头,“表哥有这么好的家世,不出去潇洒太可惜了!说走就走,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呢!伯娘想让表哥留在长安,不也是想让他过的开心吗?我觉得他现在肯定比在长安开心!”

    卢家人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也就随着卢钧去了。原本以为一年半载他就回来了,结果每次逢年过节就是寄信什么的,直到前几年卢钰嫁去裴家,他才回来一趟,回来没几天又要走,气的卢老太爷差点把他腿打断。

    今年新正的时候,卢家这个浪子总算是回来了,表示不走了,拿出一本《风物志》送到了翰林,那些老学究看了,一个个差点老泪纵横,冲到卢家就要收卢钧入翰林。

    卢家这才知道,卢钧这么多年,遍游大地神州,记录风土人情,给大唐留下了文化瑰宝。这本《风物志》不仅记录了大唐各初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甚至连一些志怪轶事也有涉及,言词淳朴易懂,却字字恳切,彰显着作者不俗的阅历和感悟。

    但是卢钧表示,自己还是想要继续科举,放弃了这一条捷径,听的李无忧佩服万分。

    李云极知道后,特地召见了这个侄子,看他气宇轩昂,心中更是欢喜,两人相谈甚欢,都忘了放卢钧去拜见卢江宁。

    今日殿试,李云极对卢钧的表现也是非常满意,心中已经给卢钧安排好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