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叹了口气,“人心不足啊!如今大清,国力蒸蒸日上,人人富足,内外安宁,四海升平,这些人当此盛世,不思博学以报国,却整天研究什么‘宪政’,意图束缚朝廷,架空皇上,真正是不知死活!”
像刘永福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是经历过咸、同年间的动乱和列强压榨的,尤其是发、捻之乱时,整个中国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国家也是摇摇欲坠。时隔四十年,再看看现在,根本就是‘天上人间’啊。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农村还是城镇,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百分之百都坚定的反对‘宪政’。因为这四十年的反差太大了!年青人所谓的‘宪政’好坏看不见,但皇上的功德确实切身体会,给谁也不愿意放弃现在的美好生活去变法啊!
刘少卿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道:“可是,皇上好像比较倾向于‘宪政’……”
“什么!”
刘永福大惊。“这……这是为何?是皇上遇到了什么难事?或者……你常年跟在皇上身旁,可是听到皇上说了什么?”
刘永福忽然听闻皇帝竟然愿意‘宪政’,不免惊得语无伦次,这无异于自缚手足啊!
刘少卿忙道:“没有没有,皇上一切安好。不过,这些年来,孩儿在皇上左右,感觉到之所以会有现在‘宪政’的风潮,完全是皇上一手促进。”
刘永福愣在那里。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和当今皇帝可谓情同手足,几乎无话不说,此时说出这番话,必是有所指。
“父亲请想,若不是皇上一力促使公派留学,哪儿来的如此之多的洋务思想?如不是皇上一力促成西式教育,哪来的这些‘宪政’的土壤?甚至连这些提倡‘宪政’的人,有很多都是皇上亲自选拔的年轻官员。更不要说纵容报纸对‘宪政’的吹捧。其中任何一件,只要皇上有心,都可以完全扼杀,何至于现在沸沸扬扬的,全国议论?”
话不说不透。这样一分析,的确,载湉自亲政以来,所实行的种种方略,虽然让大清的国力蒸蒸日上,但同时也正是这些政策,肥沃了‘宪政’的土壤。甚至这一次广东巡抚所举办的‘辩论大会’,如果不是皇上的授意,怎么可能由一省封疆亲自操办?不用说谁能辩的过谁,仅仅是这样一场大会,就已经意味着‘宪政’之论,完全可以公开化,并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这几乎已经是一个及其明确的信号了!
“为什么?”刘永福完全不能理解。
刘少卿摇摇头:“孩儿也不知道。甚至孩儿从未听皇帝提起过这件事,但是我和善耆这些年都看得很清楚,皇上肯定是想要‘宪政’的!”
这一次,刘少卿用上了‘肯定’这个词!
刘永福沉默了很久,才道:“朝中其它大臣……”
刘少卿道:“各位军机、王公、尚书等,基本上都知道皇上的想法,只不过他们不像我们这么肯定,只是在朦胧的猜测。不过各位大员们也都在积极的布置,他们以为,不管朝政如何变化,皇上的权威绝不会变,而他们的努力,就是保证自己的权利不受影响。其实不光是朝中的大员,很多地方督、抚也都猜到了皇上会在‘宪政’一事上做文章,只是不知道是好,是坏。不过这一次后,恐怕风气会清楚一些了!”
刘永福憋了半天,才蹦出一句:“可是大清朝离不开皇上!”
刘少卿却道:“是现在离不开皇上。父亲,皇上曾和孩儿说过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儿以为,皇上是担心自己在将来会将这个国家引向深渊,因此希望能有一个机构,来监督和制约一部分皇权!”
刘永福不太明白这些,于是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刘少卿解释道:“就是施行君主立宪,像英国或者日本那样。”
像刘永福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是经历过咸、同年间的动乱和列强压榨的,尤其是发、捻之乱时,整个中国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国家也是摇摇欲坠。时隔四十年,再看看现在,根本就是‘天上人间’啊。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农村还是城镇,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百分之百都坚定的反对‘宪政’。因为这四十年的反差太大了!年青人所谓的‘宪政’好坏看不见,但皇上的功德确实切身体会,给谁也不愿意放弃现在的美好生活去变法啊!
刘少卿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道:“可是,皇上好像比较倾向于‘宪政’……”
“什么!”
刘永福大惊。“这……这是为何?是皇上遇到了什么难事?或者……你常年跟在皇上身旁,可是听到皇上说了什么?”
刘永福忽然听闻皇帝竟然愿意‘宪政’,不免惊得语无伦次,这无异于自缚手足啊!
刘少卿忙道:“没有没有,皇上一切安好。不过,这些年来,孩儿在皇上左右,感觉到之所以会有现在‘宪政’的风潮,完全是皇上一手促进。”
刘永福愣在那里。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和当今皇帝可谓情同手足,几乎无话不说,此时说出这番话,必是有所指。
“父亲请想,若不是皇上一力促使公派留学,哪儿来的如此之多的洋务思想?如不是皇上一力促成西式教育,哪来的这些‘宪政’的土壤?甚至连这些提倡‘宪政’的人,有很多都是皇上亲自选拔的年轻官员。更不要说纵容报纸对‘宪政’的吹捧。其中任何一件,只要皇上有心,都可以完全扼杀,何至于现在沸沸扬扬的,全国议论?”
话不说不透。这样一分析,的确,载湉自亲政以来,所实行的种种方略,虽然让大清的国力蒸蒸日上,但同时也正是这些政策,肥沃了‘宪政’的土壤。甚至这一次广东巡抚所举办的‘辩论大会’,如果不是皇上的授意,怎么可能由一省封疆亲自操办?不用说谁能辩的过谁,仅仅是这样一场大会,就已经意味着‘宪政’之论,完全可以公开化,并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这几乎已经是一个及其明确的信号了!
“为什么?”刘永福完全不能理解。
刘少卿摇摇头:“孩儿也不知道。甚至孩儿从未听皇帝提起过这件事,但是我和善耆这些年都看得很清楚,皇上肯定是想要‘宪政’的!”
这一次,刘少卿用上了‘肯定’这个词!
刘永福沉默了很久,才道:“朝中其它大臣……”
刘少卿道:“各位军机、王公、尚书等,基本上都知道皇上的想法,只不过他们不像我们这么肯定,只是在朦胧的猜测。不过各位大员们也都在积极的布置,他们以为,不管朝政如何变化,皇上的权威绝不会变,而他们的努力,就是保证自己的权利不受影响。其实不光是朝中的大员,很多地方督、抚也都猜到了皇上会在‘宪政’一事上做文章,只是不知道是好,是坏。不过这一次后,恐怕风气会清楚一些了!”
刘永福憋了半天,才蹦出一句:“可是大清朝离不开皇上!”
刘少卿却道:“是现在离不开皇上。父亲,皇上曾和孩儿说过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儿以为,皇上是担心自己在将来会将这个国家引向深渊,因此希望能有一个机构,来监督和制约一部分皇权!”
刘永福不太明白这些,于是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刘少卿解释道:“就是施行君主立宪,像英国或者日本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