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淑宁应了,他才转头对真珍道:“小没良心的,我跟你二哥是怕你磕着碰着,偏你总是抱怨。枉费我们一片好意。”他点点妹妹的额头,才告辞走了。
真珍对兄长地背影做了个鬼脸,回过头来对新朋友说道:“你别听他的,我哪有这样娇气?分明是他们小看我。”
淑宁笑着点点头,心里暗想:真珍的两位哥哥,其实也是妹控啊。我是很久没出场地分割线
淑宁与真珍成了手帕至交,常常上门作客,和她一起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有时也会做些点心当伴手礼。
与真珍的交往。使淑宁回想起当年与周茵兰一起渡过地美好时光。只可惜她与周茵兰分隔两地,已有三年多不曾见面了。张保偶尔会与周文山联系,使两个女孩子有了通信的机会。但一年下来,最多也就两三回而已。因此淑宁分外珍惜与新朋友的友谊。
端宁与崇思崇礼也很合得来。尤其跟崇礼要好。崇礼跟他兄长相比,书卷气更浓一些。他常常与端宁一起温习功课和练习武艺骑射。他长于兵法骑术。但四书五经和箭术却是端宁占优,两人彼此都不服气,三天两头就要比试一番。
佟氏对他们之间的交往是乐见其成的,都是品行端正地孩子,不会做什么危险的事,更何况,她本身就跟温夫人很合得来,还穿针引线,为她引见了其他几位官家女眷,温夫人也因此很快在城中官夫人社交***内站稳了脚跟,私底下很感谢佟氏。除了在一起学习诗书才艺,淑宁偶尔也会随真珍一起外出,甚至会拉上两位兄长到远一点的地方去。他们上过越秀山看镇海楼,进过南园欣赏园林美景、赡仰诗家名作,也去过增城品尝荔枝佳果,到大街小巷的茶楼雅间里吃过岭南美食。
熟悉广州城的阿松被虎子拉来做向导,将军府派了两个久居本地的侍卫跟在他们身边,另外又带了好些从人,既有人领路,又有人安排饮食和休息的地方,四个半大孩子都玩得很尽兴。
不久,淑宁向其他人提议到十三行码头去。端宁在来广州的路上已经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了,但对于西洋地大船还是觉得很新鲜,因此第一个赞成。崇礼真珍二人早就听说十三行富庶,便也打算去开开眼界。四人找了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坐了马车往白鹅潭去。中途淑宁提出请求,先转去一家小小的英国教堂,那里有一位她认识地英国传教士,几个月前就传信说弄到了她想要的书。
这位英国传教士名叫怀特.布切尔,约有三十来岁,文质彬彬,瘦高个儿,肤色透着不健康地白。他懂一些医术,偶尔会帮附近地民众看些小病,因此在这一带名声不错。
他以一种恰当的热情态度接待了来访地淑宁一行,把她想要的书交给她,并高高兴兴地收下了作为报酬的一罐茶叶。
怀特在广州已住了两年,学会了不少粤语,但官话只会些简单的句子。淑宁用断断续续、结结巴巴的英语跟他谈了几句,结果端宁、崇礼和真珍都很惊讶地望着她。真珍还说:“淑妹妹,想不到你这么能干,连洋人的话都学会了。”
淑宁小声地说:“只会很简单的,听得多了,自然就会了。”实际上她心中惭愧得很,穿越十年,英语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最基本的句式和最常用的词汇,如果现在穿回去,她都没脸说自己是学这个的了。
怀特只跟他们谈了一会儿,就不得不告退了,有信徒前来找他。真珍打量着这个有些寒酸的小教堂,不解道:“我在京中也见过洋人的教堂,比这里好多了,而且信众也多,怎么这里好像很少有人来?”
淑宁解释道:“怀特是英国人,他们信奉的国教和其他西洋国家信奉的有些不同,并不奉天主教廷为尊。我听说他们国家前些年一个国王因为想要重尊天主教,还被国民推翻,另找了一个国王。广州英国人不多,其他国家的洋人多是以教廷为尊的,这里自然不如其他教堂热闹。”
崇礼皱皱眉,道:“这些洋人怎么敢如此无法无天,竟连国王都敢推翻?妹妹以后还是不要来这种地方的好。”
真珍扬扬眉:“我要和淑宁妹妹在一处,她去哪里我便去哪里,用不着你管。”
崇礼知道自己说话语气不对,反惹到了自家妹子,只好低声下气地向她陪罪。淑宁笑道:“我到这里来,不过是想知道些西洋国家的风土人情,开开眼界罢了,又不是要信奉洋教,若要信,还不如随我额娘拜观音菩萨。崇礼哥不必担心,我不会带真珍姐做些傻事的。”
崇礼见妹子睨了自己一眼,忙对淑宁道:“是我错了,淑妹妹最是稳妥的人,怎会造次?请两位妹妹饶了我吧。”说罢连连作辑。
两个女孩子都笑了,端宁打圆场道:“好了好了,我们还要去码头呢,再磨蹭下去,太阳就要下山了。”
真珍对兄长地背影做了个鬼脸,回过头来对新朋友说道:“你别听他的,我哪有这样娇气?分明是他们小看我。”
淑宁笑着点点头,心里暗想:真珍的两位哥哥,其实也是妹控啊。我是很久没出场地分割线
淑宁与真珍成了手帕至交,常常上门作客,和她一起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有时也会做些点心当伴手礼。
与真珍的交往。使淑宁回想起当年与周茵兰一起渡过地美好时光。只可惜她与周茵兰分隔两地,已有三年多不曾见面了。张保偶尔会与周文山联系,使两个女孩子有了通信的机会。但一年下来,最多也就两三回而已。因此淑宁分外珍惜与新朋友的友谊。
端宁与崇思崇礼也很合得来。尤其跟崇礼要好。崇礼跟他兄长相比,书卷气更浓一些。他常常与端宁一起温习功课和练习武艺骑射。他长于兵法骑术。但四书五经和箭术却是端宁占优,两人彼此都不服气,三天两头就要比试一番。
佟氏对他们之间的交往是乐见其成的,都是品行端正地孩子,不会做什么危险的事,更何况,她本身就跟温夫人很合得来,还穿针引线,为她引见了其他几位官家女眷,温夫人也因此很快在城中官夫人社交***内站稳了脚跟,私底下很感谢佟氏。除了在一起学习诗书才艺,淑宁偶尔也会随真珍一起外出,甚至会拉上两位兄长到远一点的地方去。他们上过越秀山看镇海楼,进过南园欣赏园林美景、赡仰诗家名作,也去过增城品尝荔枝佳果,到大街小巷的茶楼雅间里吃过岭南美食。
熟悉广州城的阿松被虎子拉来做向导,将军府派了两个久居本地的侍卫跟在他们身边,另外又带了好些从人,既有人领路,又有人安排饮食和休息的地方,四个半大孩子都玩得很尽兴。
不久,淑宁向其他人提议到十三行码头去。端宁在来广州的路上已经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了,但对于西洋地大船还是觉得很新鲜,因此第一个赞成。崇礼真珍二人早就听说十三行富庶,便也打算去开开眼界。四人找了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坐了马车往白鹅潭去。中途淑宁提出请求,先转去一家小小的英国教堂,那里有一位她认识地英国传教士,几个月前就传信说弄到了她想要的书。
这位英国传教士名叫怀特.布切尔,约有三十来岁,文质彬彬,瘦高个儿,肤色透着不健康地白。他懂一些医术,偶尔会帮附近地民众看些小病,因此在这一带名声不错。
他以一种恰当的热情态度接待了来访地淑宁一行,把她想要的书交给她,并高高兴兴地收下了作为报酬的一罐茶叶。
怀特在广州已住了两年,学会了不少粤语,但官话只会些简单的句子。淑宁用断断续续、结结巴巴的英语跟他谈了几句,结果端宁、崇礼和真珍都很惊讶地望着她。真珍还说:“淑妹妹,想不到你这么能干,连洋人的话都学会了。”
淑宁小声地说:“只会很简单的,听得多了,自然就会了。”实际上她心中惭愧得很,穿越十年,英语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最基本的句式和最常用的词汇,如果现在穿回去,她都没脸说自己是学这个的了。
怀特只跟他们谈了一会儿,就不得不告退了,有信徒前来找他。真珍打量着这个有些寒酸的小教堂,不解道:“我在京中也见过洋人的教堂,比这里好多了,而且信众也多,怎么这里好像很少有人来?”
淑宁解释道:“怀特是英国人,他们信奉的国教和其他西洋国家信奉的有些不同,并不奉天主教廷为尊。我听说他们国家前些年一个国王因为想要重尊天主教,还被国民推翻,另找了一个国王。广州英国人不多,其他国家的洋人多是以教廷为尊的,这里自然不如其他教堂热闹。”
崇礼皱皱眉,道:“这些洋人怎么敢如此无法无天,竟连国王都敢推翻?妹妹以后还是不要来这种地方的好。”
真珍扬扬眉:“我要和淑宁妹妹在一处,她去哪里我便去哪里,用不着你管。”
崇礼知道自己说话语气不对,反惹到了自家妹子,只好低声下气地向她陪罪。淑宁笑道:“我到这里来,不过是想知道些西洋国家的风土人情,开开眼界罢了,又不是要信奉洋教,若要信,还不如随我额娘拜观音菩萨。崇礼哥不必担心,我不会带真珍姐做些傻事的。”
崇礼见妹子睨了自己一眼,忙对淑宁道:“是我错了,淑妹妹最是稳妥的人,怎会造次?请两位妹妹饶了我吧。”说罢连连作辑。
两个女孩子都笑了,端宁打圆场道:“好了好了,我们还要去码头呢,再磨蹭下去,太阳就要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