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万历四十七年,孙传庭在二十六岁时才中举,时任永城知县,以政绩卓越为人所知,被朱由校特旨调往榆林镇,负责组建“秦军”。

    朱由校当时的想法,就是等不到历史上崇祯年间孙传庭才发迹的历史节点,想利用自己穿越者的优势,将这张王牌提前培养出来。

    事实证明,孙传庭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大的威名,自然有其真正的本领。

    之前朱由校想着要他在基层多加历练的想法,现在看来几乎是没有什么必要,无论天启元年在榆林组建秦军时,还是眼下在山海关任兵备,孙传庭的政绩一直都能令人瞩目。

    榆林是天下间将门汇聚最多的地方,那里的老兵油子也是最多,常令许多地方上的督抚要员头疼。

    孙传庭去了,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在榆林竖立起威信,组建起了秦军的基本盘。

    山海关兵马此前是由高第统领,在辽东之战时作为一支预备部队,也正是因为这支兵马的支援不及时,导致蓟镇总兵官王威战死。

    面对这样一盘散沙的军队,孙传庭依旧没有令人失望。

    从天启元年至天启四年六月的四年间,虽然他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名声,但朱由校的较事府却一直都在暗中观察。

    孙传庭稳扎稳打,加上朱由校的特意扶植,逐步提升,性格却还是那样,极其稳重,让人看着放心。

    大明的情况,不能完指望一个朱燮元走南打北,当类似于崇祯年间那样的救火队,总归是还要倚重别的人才。

    孙传庭,就是朱由校特别在意的一个。

    ......

    “嘚嘚嘚……”

    伴着一阵马蹄声,一行自山海关来的风尘仆仆的骑行人,停在了一户人家的院子前。

    这是一个不大的宅子,孙传庭一家在京师的落脚地。

    从外面看来,这位被天启皇帝寄予厚望的山海关兵备的“府邸”竟还比不上一些稍微富裕些的百姓,但却胜在简约整洁。

    一间瓦房,一处不大不小的院落,院子当中正有一名穿着粗糙布衣的妇女在锤洗衣裳,这是孙传庭的发妻张氏。

    街道上,孙传庭一身簇新的官服,带着几名随从,飞马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