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扶桑看似危险,实则真的很危险。

    可那是相对的,只要战争,那就有死亡。

    整个大明的官场是一个人情社会,军队也不例外。

    张之极随军去了扶桑,身为统帅的洪承畴真的敢将张之极弄到最前线去与扶桑短兵厮杀?

    洪承畴只要还想在大明官场混下去,那他就绝对不敢将张之极弄死,

    身为大明武将第一人、大明最尊贵的、袭封两百多年的英国公暴怒之下,皇帝都得考虑一下。

    京营那些武将又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世子身陷绝境?

    深入绝境又如何,掌心雷开路,什么绝境都能快速直接横推了。

    所以,张之极去扶桑明着说是为国效力,实则是历练,更是混点军功和资历,为接手英国公爵位做准备,免得以后难以服众。

    估计只要他在朝中宣布东伐扶桑,估计其他三位国公的子嗣都想去。

    更重要的是英国公的那句「不会行军打仗,没有上过战场与敌人拼杀,算哪门子的武将」。

    这句话看似在教训自家儿子,实则就是在试探皇帝,或许他看到了皇帝要对武将进行改革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针对大明近几十年的卫所、边镇武将的无能、滥竽充数现象,他和袁可立讨论过,找合适的时间下狠刀子。

    既然张维贤提出了,正巧赶上了,那就让他当刀子吧!

    所以他才问了那句你想好了吗?

    “袁爱卿,你去忙吧!”

    “臣遵旨!”

    袁可立行礼后也慢慢退出大堂。

    崇祯喝了一杯茶后,提笔写下了一连串的名字,开头的就是袁可立、孙承宗、郑芝龙……而后陷入沉思之中。